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似乎都生动地隐匿于秋菜市场里。昨日一大早,在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浦大道恒大林溪郡北门,一辆满载着白菜的小型货车停在小区门前,居民纷纷上前询问价格并选购。人群中,不仅有中老年群体,年轻人、上班族也加入到“抢菜”大军中。从田间地头到小区门口,大量上市的秋菜因为新鲜、价格实惠而备受市民青睐。
市民:家门口买新鲜菜很方便
“大白菜1.8元一斤,雪里蕻5毛一斤,萝卜1元一斤,大葱2元一斤……”“早上刚挖的本地萝卜,没打农药,很新鲜。”昨日7时,海州区一处临时售卖点人流如织。翠绿新鲜的大白菜、青翠欲滴的雪里蕻、色彩抢眼的青红萝卜抢“鲜”上市,烟火气十足。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交织出一幅烟火气升腾的幸福画卷。
“上点岁数的人,家家都有囤秋菜的习惯。超市有点贵,采购不方便,还得拎回家,体力跟不上。菜摊直接摆到咱家门口,可太方便了。”正在买菜的卢阿姨说。
“菜摊摆在家门口,这样既解决了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又实现了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小区居民李女士一边挑选蔬菜一边告诉笔者,像他们这样的上班族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秋菜,很方便。
“秋菜价格便宜,而且新鲜耐放,是过冬的必备之选。今年秋菜质量不错,而且都是菜农自己种的,吃着放心。”秋菜市场里,65岁的王芳在各摊位间走走停停,精挑细选。
在普遍认知里,中老年群体是买菜的“主力军”,但在今年的秋菜市场上,也涌现出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市场、超市里想吃啥有啥,为何来买秋菜呢?
“每次上下班发现家门口有新鲜蔬菜售卖,我都会买点,今天在小区门口买了5棵白菜。家里人口不多,现买现吃很方便。”“80后”市民于振宇说,“和父母那辈的观点不太一样,我觉得囤菜多吃不掉就浪费了。”
“00后”周迪有着自己的理解:“小时候,家里长辈喜欢买新鲜的蔬菜腌成酸菜和咸菜,特别下饭。相比于到超市和菜市场买菜,我觉得那种刚从田间地头拉来的新鲜蔬菜,更能唤起小时候的回忆,很有‘烟火气’。”
菜农:小摊位承载一家人的生计
“你看这大白菜,黄心的、帮薄,长得多好。”新坝菜农刘师傅种植大白菜已经20余年,每年白菜成熟后,他都会将白菜运送进城区销售。他一边把大白菜整齐地码在一起,一边热情地回答问价的市民:“今年大白菜产量高,品质好,价格较往年低不少,欢迎大家来购买。”
在港城,像刘师傅这样的菜农不在少数。特别是秋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他们“一人一车”式叫卖,拉着一车车新鲜的蔬菜出现在人流密集的生活区门口或者交通路口。
笔者在采访时获悉,这些菜农多数为近郊菜农,部分来自县里以及外省。由于年龄偏大、家庭负担重且无一技之长,摆个小摊、做点低成本买卖成为他们的主业。对于他们来说,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尽快将大量的“地头菜”脱销,是当务之急。
小小摊位,承载着摊主一家的生计,也承载着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我今年在家门口买到了50斤新鲜的萝卜,准备晒萝卜干吃,当下饭菜。腌菜不只是我们家自己吃,还会送给亲戚朋友。”家住海州站北社区的李阿姨说,“平时就我们老两口在家,所以这几年腌菜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现在生活好了,冬天新鲜蔬菜多了,但我们老年人习惯冬天腌点菜,有时就馋这口。”
反思:“烟火气”与文明如何并行
菜农自产自销的蔬菜,因新鲜实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流动菜摊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菜农在马路边摆摊卖菜,既影响交通安全,也影响市容环境,尤其是在居民区,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受到阻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但一味地驱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名基层城管执法人员直言,许多小贩为了抢占有利位置,不惜与其他摊贩发生冲突。此外,流动摊点产生的大量垃圾和废弃物,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从目前来看,设置便民流动摊贩引导点是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流动摊贩在城市中无序经营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城市管理最优方案,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包容性理念。”市民李思远说,在不影响市容和交通,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情形下,建议有关部门在城区设置临时疏导点,保障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解决流动摊贩乱设摊点占道经营问题,让“烟火气”与文明并行。
城市生活既需要有品质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街巷叫卖声、夜市家乡味,是许多人的美好记忆。居民生活改善了,对小摊贩的需求也在改变。提升服务与监管水平,让小摊贩依规摆摊、有序经营,也有助于丰富城市商业供给,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张晶晶 吕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