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皆种柳,无岸不垂杨。”这是三千里大运河的特色之一。淮安作为运河沿线的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河多,水多,柳也多,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植柳护堤、植柳护路的习俗,在长期植柳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魅力独特的柳文化。
春柳 朱天羽摄
柳与风景
我国古典园林中,非常重视树木栽植和配置,淮安有两种柳树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馒头柳。淮地的柳都差不多,以杨柳为最,唯有韩侯钓台的柳不姓杨,枝条也不下垂,全都上簇成团,俗名“馒头柳”。
观音柳。周恩来故居中有株树龄约100年的观音柳,又名三春柳,躯干苍老劲奇,具松柏之质,枝条细长柔软,有杨柳之态,其茎叶熬水,能治疗麻疹,也叫积善柳;雨前树梢常开出红殷殷的小花,人称气象树;生命力极强,历百年沧桑,仍一片生机,又名长寿柳。
植柳造景,以达到观赏效果。淮安园林中以柳为主要植物景观的园林,是莲花街头萧湖滨的带柳园。主人吴进,字揖堂,乾隆初秀才,清朝田园诗人。据《山阳县志》记载:吴进少时家贫,性孤冷,爱花木,见莲花街南有荒畦一亩,面临湖水,旧有古柳数十株,周环如带,于是购为园,隐居园中,每日“青溪竹杖,独游行草泽间”。带柳园不大,但结构曲折,周围遍植柳树。园中题额甚多,有淡中堂、淡怀堂、红药草堂、碧润轩、听雨楼、一咏轩等。
万柳池又名月湖,在淮安城西南隅,水平如镜,芰荷杨柳,春生蒲菜,秋有甘藕鲜莲,一年四季出产鳊鲢鲤鲫,有古道院佛寺,“旧由西水关通于西湖,画船来往,为燕游胜地”。万柳池风景如画,古人诗文,描述甚多。清代任瑗《游万柳池记》载:万柳池“古刹接峙,群水萦焉。……皓月生而星影倒垂,白云交而寒光相射。”“小楼佛磬,晚火渔歌;几片风帆,数点寒鸟。晦明变化,气象万千,盖其景无穷。”
柳与诗文
有人说“中国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树木是杨柳”,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成了淮安历代文人题咏讴歌的对象,写下了大量的咏柳诗文。
西汉时,汉赋鼻祖——枚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柳作赋的人,他写出了《忘忧馆柳赋》,其文曰:“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绿。出入风云,去来羽族。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绛足……”
柳芽 朱天羽摄
宋朝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留下了传唱至今的“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的名句,尤其是他的“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之句,词人由眼前的墙东柳触发而起,拿有情的人和无情的柳相比,似信手拈来,却新奇贴切,极为深切地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惆怅之情和缠绵悱恻之意,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使得这首词成为婉约词中的上乘之作。
《西游记》中写柳不下百处,吴承恩用其生花妙笔写尽了柳的形态、柳的风情。如第9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中,用“正是暮春天气,和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写了暮春时节的风光;用“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写了人物的美貌;当然,那个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出现的时候,绝少不了神奇的“净瓶杨柳”。
柳与民俗
旧时淮安人每逢寒食节期间,会在门上插柳枝祭拜鬼神,防止鬼的侵扰。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今州里风俗望日祭门,先以杨柳枝插门,随枝所指以酒餔饮食祭之。”
湖畔垂柳 朱天羽摄
民间有清明节佩戴柳枝、插柳枝的习俗和“清明不戴柳,下辈转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等说法。寒食清明踏青折柳,游人好将柳枝捋成光竿,皮与叶在下端攒簇成青球,捏在手中悠着玩,戏称“扫愁帚”。小孩子则用柳条编成环状,春痕一抹,箍在头顶,美名“翠玉圈”。
柳树还与祭祖活动有关联,每年清明时节,人们往往手持柳枝,前往家族亲人坟前祭扫,为之添土圆坟,随后还以柳枝插于坟上,意为后人不忘前人,后继有人,子孙绵延不绝。
过去,在农村,房前屋后,村民们总喜欢种上几棵树,不仅能美化环境,也能增加经济收入。但是,什么地方栽什么树,民间很有讲究。最忌讳的是门前栽桑,屋后种柳。有语云:“前不栽桑,后不栽柳。”究其原因,桑与“丧”音近,民间忌讳;柳与“流”谐音,屋后植柳,有金钱财宝流出之嫌。
柳与地名
巷以柳名。淮安古城有大柳巷、双桃柳巷。在淮安古城里,有一条长巷叫“双刀刘巷”,其实,这个巷子以前不是这个名字,而叫“双桃柳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提起这个,这里还有段抗击金兵,保卫家乡的故事。传说南宋的时候,淮安有个“双刀刘”的壮汉,精通武艺,胆识过人,组织了一支义兵,金兵来犯时,杀得金兵抱头鼠窜,大获全胜。因此,当地的老百姓对双刀刘十分赞佩,就把义兵埋伏杀敌的那条长巷,起名“双刀刘巷”。
地以柳称。以平桥豆腐闻名的平桥镇有个村叫“杨柳村”,此村位于该镇的西北,依傍着运河。据说,此村的得名与隋炀帝有关。相传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玩时,有一处柳树给他遮阴,令他十分感激,就提倡在大运河大堤两岸种柳以遮阳添景,坚固河堤,于是御笔亲书,把自己的“杨”姓赐给柳树,从此,柳树就叫杨柳,该村也因地近运河、广植杨柳而得名。
作者:徐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