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金湖县吕良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成绩斐然
2023-02-20 10:42:00  来源:淮安日报  

近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2022年度全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先进镇、先进村居的通报》,金湖县吕良镇荣获全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先进镇第一名。自全市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以来,作为先导镇的吕良镇聚焦重点、积极谋划,精准发力求突破,聚焦治理勇攻坚,全力下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先手棋”,让乡村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吕良走稳走好、走深走实,为金湖县打造都市圈荷美田园、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作出了吕良贡献。

先行先试,在前进中探索

去年3月,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攻坚指挥部“一办四组”工作会议暨“三级先导”工程启动部署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三农”工作创新突破攻坚战,必须重点抓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工作。

听闻这一消息,参会的吕良镇党委书记张立武感到无比振奋。收回被侵占的集体土地,唤醒“沉睡”资产,是富民强村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怎么回收?“集体土地被侵占是每个村的‘陈年旧疾’,单靠我们的力量,很难‘根治’。现在,市里下发了《淮安市全面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实施方案》,加之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的带领指导,有了政策,有了主心骨,我们的腰杆子就硬了。”张立武高兴地说。

“先行先试、边学边改。我们积极参加全市组织的培训教学,将市里发放的文件汇编成册,组织镇村进行深入学习。”张立武介绍,学习他人的经验很重要,但在探索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更重要。

成立公共空间治理工作专班——吕良镇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专线对接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出台《吕良镇全面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实施方案》《吕良镇向各村居派驻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组的通知》等镇级公共空间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实施“清、收、用”543乡村治理新模式,形成“多方参与、共治共享、部门联动、公私产权明晰、空间资源增值、乡风净化”标准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体系……吕良镇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吕良经验”,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吕良速度”。

绝壁可攀,在急难处落子

“南小场,砂碱坝,十年九涝人人怕。”在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前,这样的民谣在当地流传甚久,而民谣中的南小场便位于吕良镇前进村。

随着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春风”吹来,吕良镇针对群众口中的“老大难”问题开展治理,进行实地勘察订规划,召开村民大会作决议,形成了开发与利用并举的共识。“南小场分东西两片实施,东片投资10余万元,打造成连片130亩水面,用作水生蔬菜基地和特种养殖基地。西片全部整治成农田,投资近40万元,整理出321亩农田,用作优质稻米基地,承包给大户。”前进村党总支书记杨茂湘介绍,现如今的南小场,通过空间治理,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源,仅此一项可增加村集体年收入近57万元。

从难处着手、从急处下手,吕良镇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统筹谋划、合力攻坚,对17个村居开展“七空间一资源”清收利用。截至目前,全镇回收违规侵占面积10097.24亩,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78.46万元,村均增收34.02万元。

因地制宜,在治理中致富

乡村公共空间是农村的“家底子”,是村民集体所有的共同财富。如何高效治理乡村公共空间,推动强村惠民,吕良镇在土地上书写了自己的答案。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是金。”在开展公共空间治理的过程中,该镇选择种植四季常绿的黄花菜,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该镇还创新举措,采用“金湖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形成“耕种—技术—收购—加工—销售”完整产业模式,稳步推进黄花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块土地有大块土地的治理方法,小块土地有小块土地的治理方法。”张立武介绍,大块的连片土地选择种植黄花菜,小块土地则选择不需要成片养殖的紫花苜蓿,提供给镇内的江苏家惠生态牧场项目作为饲料,实现增加集体收入、达成产业互补、改善生态环境“一举三得”。

自实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以来,吕良镇因地制宜,多渠道谋划盘活低效资产。聚焦盘活镇区空间闲置场地,截至目前已盘活土地面积409.93亩,盘活镇区低效闲置资源资产共增收24.66万元。聚焦园区空间招商引资,扩大土地承载能力,优化发展布局,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排查出闲置厂房9.6亩,以招商引资等方式对厂房进行出租,共收取厂房租金154.9万元。

以民为先,在时光里蝶变

走进吕良镇湖畔旺屯新型社区,道路宽阔整洁,一栋栋民居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绿树葱茏,“微菜园”内种植的时令蔬菜生机勃勃,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记者在现场看到,“微菜园”每家约三分地,采用篱笆间隔,内部水泥路呈十字形交错,配备独立的排灌系统及泵站,既解决老年人行走不便问题,又方便村民自行浇水。“这块地以前一直闲置,现在变成了小菜园,不仅整洁美观,还让吃菜更方便。”说起家门口的“微菜园”,村民姚永珍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为切实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后吃菜难的问题,吕良镇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创新规划“微菜园”,将村居“小、散、乱”闲置土地利用起来,赓续群众对土地的情怀。“湖畔旺屯二期住户搬迁之前,村民最担心的就是离田地远了,蔬菜、葱、蒜等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没有地方栽种,现在家门前规划建设‘微菜园’,有效增强了村民们对新家园的归属感和生活的幸福感。”孙集村党支部书记张从勇说。

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意义不仅在于“面上”的环境整治,其根本目的在于整合资源、打通产业、疏通人心。如今,迈步走在吕良镇的乡间,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特色彰显:三园村先后盘活6户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建设村史馆、民宿和农家乐,将渔村文化和农旅产业有机融合;金淮村完成幸福港排涝河和陈新港排涝河生态河道建设,道边栽植樱花,生态河道成为村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蝶变”后的吕良镇展现出一幅产业有高度、环境有靓度、生活有温度的理想村居图。

■融媒体记者 郭敏杰 蔡雨萌 通讯员 赵 犇 吴小平 张国栋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