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淮安民政等相关部门聚焦特殊群体、困境儿童,健全保障机制,织密保护网络,凝聚各方力量推进精准关爱服务,切实打造“情暖童心”服务品牌。
发挥协调机制作用,有力压实分工责任链条。淮安以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制定出台年度工作要点,加强成员单位未保履责指导,召开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明确重点任务,加强工作部署,强化分工协作,推进“六大保护”体系建设,合力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健全主动发现机制,不断提升分类保障水平。强化困境儿童精准排查保障,组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定期对属地困境儿童开展入户走访,建立符合保障告知制度,做好手续帮办,确保应保尽保。落实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全覆盖签订困境儿童监护协议书和留守儿童委托照护责任确认书,会同教育局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分别给予小学和初中困境儿童每学期500元、625元教育资助。加强医疗保障和康复救助,为全市60多万名在校中小学生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将困境儿童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为610名困境儿童提供“明天计划”救助资金52.8万元,全市1759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实施“四色管理”评估,开展精细化分级分策服务。督导县区组织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掌握困境儿童生活、教育、医保、监护等基本情况,按照四个等级,引入专业力量规范开展困境儿童监护风险、行为风险和生理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四色管理”信息库,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分级分类提供精准服务。组织专业社工机构开展介入干预、走访探视等个性化关爱服务,提升困境儿童精细化服务水平。
加强阵地队伍建设,有序构建关爱保护网络。推进市儿童福利院残联定点康复机构建设,加强残疾儿童康复设施配置,开展康复专业人员培训,通过残联康复定点机构认定。加快县区儿童福利机构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建成7个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实现全覆盖,全市建成8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
汇聚公益爱心力量,有效打造情暖童心品牌。实施“民政干部结对关爱困境儿童”行动,与重点困境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关爱活动,每月一次电话寻访、每季度一次家庭探访、每半年一次学校走访,为其提供心理关爱、家教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受益儿童近450人次。开展“社会组织公益服务”行动,2022年累计投入资金179.55万元,链接社会组织19个,开展各类儿童关爱项目18个,为全市1万余名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入户走访、生活照料、心理关爱等活动。推进“关爱邮路成长帮扶”行动,214名邮递员志愿者结对帮扶268名困难儿童,每月走访五百余次,实现精准关爱保护。■融媒体记者 叶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