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是村民口中的“拼命三郎”;他聆听群众呼声,心系群众,是村民心中的“主心骨”。他叫滕庆春,是淮安市金湖县人大代表、银涂镇湖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走出和美渔村建设的“好路子”,走上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立军令状,让破旧小渔村破茧蝶变
“5年内不改变湖滨村贫困落后面貌,我主动辞职!”2017年3月,滕庆春接过湖滨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上任第一天,这位退役老兵就在全村父老乡亲面前立下第一条军令状。
湖滨村是一个以传统养殖为生的小渔村,面临产业转型的阵痛。面对50多万元集体债务和村民们的迷茫眼神,滕庆春带头创办全县首个“渔民乡村振兴讲习所”,通过“群众点单、讲习员配菜”方式,将静养、套养等新技术送到船头。在他的带领下,185户养殖户逐渐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养殖模式向科学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转变。仅用3年,全村还清所有债务;5年后,全村集体账户结余18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5万元,湖滨村更是一跃成为全县“百强村”。
作为高邮湖村级湖长,滕庆春带领村民开展一场壮士断腕的“治湖行动”,同时立下第二条军令状——不卖人情。面对596棵杂树、21处违建及40万平方米渔网、鱼簖的清理任务,他动员党员带头自拆。面对不理解的渔民,他耐心分析,并帮助寻找新的养殖空间,最终得到群众支持。滕庆春还牵头组建巡湖志愿队,定期清理湖面垃圾,设立水上围栏拦截水花生,安装防爆灯和反光标识保障航行安全。经治理,湖滨村呈现湖净、民乐、心安的和谐图景。
为民解难,把实事办到渔民心坎上
滕庆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在湖滨村避风港,2023年新建成的生态停车场破解了困扰渔民多年的“停车难”问题。这项看似简单的民生工程背后,是滕庆春的默默付出:20多次实地勘查,对接水务部门专家反复论证,顶着高温酷暑每天往返工地五六趟,狠抓工程质量。“车辆停得下来,群众生活质量和水产品价格上得来。”这是滕庆春最朴素的愿望,也是一位基层人大代表对群众幸福生活的深切关注与期望。
“现在有了停车场,再也不用担心车辆剐蹭影响交通了,水产品往外销售的路更畅通了。”湖滨村村民万从严道出大家的心声。如今,湖滨村避风港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不仅解决了300户渔民的停车问题,还带动了湖区餐饮业发展,为水产品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小切口”解决“大民生”,滕庆春务实为民的履职作风让无数村民为他竖起大拇指。
在日常走访中,细心的滕庆春发现,村中一户人家的两个孩子陆续考上大学,却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为帮助困难学子圆大学梦,滕庆春带头捐款,发动村“两委”设立“渔家学子助学基金”。“再穷不能穷教育,渔民的孩子更要靠知识改变命运。”滕庆春动情地说。
为民代言,把渔民心声带上人代会
“每一张选票都凝聚着信任,我必须为群众代言。”身为金湖县人大代表的滕庆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滕庆春时刻提醒自己要走近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时刻铭记肩上的职责——为民代言,将湖岸渔民的心声带到人代会上。为了解决渔业安全生产难题,滕庆春走访调查后,在县人代会上提出“建设渔港码头”的建议。为了保障泄洪安全、避免冲毁养殖网,滕庆春经过几番论证,积极推动将涂沟闸泄洪方式改为“细水长流”。为了解决渔民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滕庆春提出渔民子女户口迁入、建设消防驿站等建议,件件关乎渔民切身利益。“提出的建议,要确保站位高、观点明、内容实,精准表达基层群众所求、所需、所盼。”滕庆春说。
从退役老兵到基层村干部,从致富带头人到群众代言人,滕庆春用满头的“银丝”换来全村群众的幸福笑容。如今,他正带领群众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阔步前行,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新篇章。■融媒体记者 秦艳艳 通讯员 徐道红 盛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