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盱眙 > 正文
科技惠农助脱贫 致富不忘王晓鹏
——盱眙县实验小学“寻访小康路 争当小先锋”红领巾寻访活动
2020-11-04 15:11:00  来源:盱眙县文明办  作者:刘爽 邱勇  

“最爱虾稻米,最爱小龙虾,作为一名资深‘小吃货’,饭桌上我最爱吃的是我们盱眙的小龙虾。吃完小龙虾后再用那美味的汤汁泡一碗香糯可口的白米饭,那种美味、那种满足!不好,我的口水又流下来了。”

老师说了,这美味的龙虾和可口的虾稻米都是一个人的杰作。

10月29日上午,盱眙县实验小学“新荷”红领巾寻访团积极响应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的号召,来到盱眙县黄花塘镇虾稻共生基地,践行“寻访小康路,争当小先锋”主题教育活动。接受我们访问的是盱眙县投身脱贫第一线的水产技术专家——王晓鹏。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2019年度全国十大优秀科技志愿者”、江苏好人等荣誉称号!

少先队员见到王伯伯后非常的激动,并给王伯伯佩戴上了红领巾。随后,王伯伯带领少先队员先来到虾稻共生基地边,队员杨晞成激动地对着稻田喊道:“小龙虾,你们在哪?让我看到你们高举的双手!”其他队员都笑得合不拢嘴。接着队员们又向王伯伯提出了好多的问题:

“它们为什么在稻田里呢?”

“它们会吃稻子吗?”

“它们在稻田里比在河里快乐吗?”

王伯伯面对少先队员的提问一一解答,他说:“龙虾确实都在稻田里,可这个季节是虾苗的繁殖期,现在我们推行的是一田两种,一水两用、效益同增的‘虾稻共生’模式,这可是我们为了培育出优质大米和肥美小龙虾采取的最生态的共生方式,它们当然不会吃稻子了,它们在稻田里可比在河里快活多了。”

“水满田畴道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接着,王伯伯又带领少先队员来到更远处繁殖基地,一起去寻访小龙虾的踪迹。“找到了、找到了,它在那。”在随后的寻访中我们还了解到:王伯伯在这几年中,积极动员村干部成立“树龙稻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全村农户集中发展虾稻共生产业。经过三年的努力,村里家家户户都养殖龙虾,还建起了时集村龙虾交易市场、农产品电商新零售中心,村民年人均收入提高了11600元,实现了全村脱贫。

今年新冠疫情以来,作为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服务指导组长、科协基层“四长”、科技服务志愿者,王晓鹏带领渔业战线的同志们,积极主动按照分工安排,不厌其烦地帮助养殖户复工复产。

虾粪肥田防虫害,稻田天然助虾肥。科技惠农助脱贫,致富不忘王晓鹏。这就我们心目中的“大神”,我们心目中的榜样!

通过此次寻访活动,少先队员们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同时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队员的心中。“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编:张淮涛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