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村以其独特的“苗木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的绿色发展之路。从盐碱荒滩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方东村的实践不仅展现了传统农业转型的智慧,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方东村的崛起始于对自然条件的适应。20世纪80年代,面对贫瘠的盐碱地,村民通过绿肥改土、秸秆还田逐步改良土壤,并因时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从棉花、柏树、银杏到耐盐碱的大叶女贞,最终依托“新街女贞”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劣势被转化为优势。
如今,全村苗木种植带动辐射周边18个村发展苗木产业,形成全国最大的女贞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买女贞到新街”成为行业共识。这一过程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体现了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深层逻辑。
方东村的成功不仅在于种植技术的突破,更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在电商浪潮中,方东村率先打破传统单线销售模式,通过“实体店+网店”双线联动拓展市场。苗木经纪人利用苗木网站、微信等平台精准推广,形成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销售网络,村民人均收入超4万元。
同时,方东村将产业从“卖苗木”升级为“卖风景”,打造垦殖文化馆、森林氧吧、智慧康养等文旅项目,成功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多元转化。
方东村的蜕变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组织创新。通过“红绿相映”党建品牌,党员带头示范,整合资源成立合作社,带动80%以上村民参与苗木产销,形成“大户带小户、电商拓市场”的共富机制。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