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大丰区时隔13年后再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殊荣;2019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揭晓,江苏金风科技以牵头第一完成单位获二等奖(盐城仅3个项目获奖,大丰获最高奖项),成绩令人振奋。
但振奋之余,也许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企业能获奖?突破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得奖?得奖之后该如何把科技“金蛋”孵成“金鸡”?从而最大限度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创新红利和发展动能。记者通过梳理国家、省科技奖“大丰榜单”,解剖获奖企业样本,探寻了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厚植创新发展“肥沃田”
2007年以来,大丰累计有19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十三五以来的4年间,累计有11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省科学技术奖。
统计发现,在这19项获奖成果中,大丰民营企业共出现17次。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出现的有15次,上榜企业有丰东股份、正大丰海、谷登机械、森威精锻等。而金风科技、丰东热技术更是两次跻身“省奖”榜单。还有一些上榜民营企业虽然不是第一完成人,但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譬如主编或参编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江苏爵格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军民融合的典型代表——江苏驷博电气有限公司……
透过这份省级以上科技奖“大丰榜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事实:企业才是创新的主体。“我们埋头做产品,获奖完全是意外之喜。”去年,爵格工业联合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申报的“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爆炸防控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公司总经理韦建树非常“淡定”。该公司16年来一直与技术“死磕”,拥有博士、硕士等组成的专业团队近200人,与BakerRisk、VTT、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大学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目前企业已成为爆炸安全行业公认的领军企业,拥有100多项国家专利,企业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例超三分之一,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8%。企业的研发能力达到国际—流水平,超过50%的新研发产品与工程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
韦建树的“淡定”是大丰获奖企业的普遍特质。如果给科技奖“大丰榜单”上的企业“画个像”,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企业非大即强,他们“清一色”是在实业领域潜心耕耘的科创“尖兵”和勇敢“开拓者”,无一不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无论创办的时间长短、资历深浅、规模大小,他们在行业里均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他们或名声响亮,或默默无闻,但工匠之心始终在他们体内同频共振。用韦建树的话说,“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坚持16年深耕爆炸安全主业的最大褒奖,是对我们坚持不懈搞创新的巨大肯定,是我们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科技强国的有力证明。”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可能夺得国家、省科技奖。
攻克“卡脖子”技术,掌握创新发展“话语权”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创新实力不强、创新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约区域发展的一块短板。时至今日,这块短板更是成为大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掣肘之一。
“从我们国家来看,目前我们受制于人的主要是高端核心的技术、芯片、装备和工艺,都是一些‘卡脖子’的问题。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卡脖子’科技难题往往涉及的是源头技术、核心技术、支持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带来的将是巨大的产业、市场和区域创新实力的飞跃。”区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说道。
瞄准“卡脖子”科技难题进行攻关突破,是大丰企业屡获国家、省科技奖的一条有效“捷径”。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功率直驱永磁系列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有效突破了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一体化设计、电传动系统设计、智能优化控制、全工况仿真试验及智慧运维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易运维”的3兆瓦、6兆瓦级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系列机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一直以来,公司敢于瞄准核心技术,敢于投入不断创新,目前已拥有授权专利200余件,牵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正是具备了这样拥有全球领跑的关键技术,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金风科技才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通创新发展“大通道”
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主战场是“大学、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这些科研机构。大丰区区域范围内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先天性缺乏,不具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是举步维艰。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企业加大力度、真情实意“请进来”,带着问题、有的放矢“走出去”。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丰泰流体科技有限公司。大丰的小型空压机产业在全国有影响、江苏有位置,然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同行相互压价,制约了区域内产业的健康发展。15年前,大丰区科技部门在产学研活动中了解到西安交大屈宗长教授发明同步回转空压机这一成果后,及时将其研发成果推介给江苏超力集团有限公司(大丰丰泰流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经过多次洽谈,该公司花费150万元向西安交大购买了该发明专利。但由于该发明专利产业化技术还不够成熟,研制的产品非常不稳定,大丰区科技部门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积极支持其进一步开展科技攻关、优化产品设计方案,将其列入大丰本级研发项目,给予资金扶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企业的同步回转油气混输泵产品顺利研制成功,近年来,产品被广泛运用到油田开采,真正实现了油田开采过程中伴生气全回收、零排放,井场做到彻底消灭了火炬,且大大降低工程投资,提高了油田资源利用率和整体开发水平,实现油田的绿色开采,节能减排意义巨大。2013年该项目获得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700万元的资金扶持。企业也从过去的资不抵债实现了华丽转身,美国黑石伙伴等多家创投公司向其注资超过2亿元,公司产品大量出口美国、俄罗斯等国外市场,实现产值超过5亿元。企业的“同步回转油气混输泵及系统装置”项目获2016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是大丰制胜未来的关键所在,也是苏北企业制胜未来的关键所在。透过国家、省科技奖“大丰榜单”,我们得到的最大启示,就是要发挥好大丰制造基础夯实的优势,抢抓用好沿海大开发、“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等机遇,通过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解决一批源头技术、核心技术、支持产业升级的技术难题,培育一批一流企业,包括上市公司、潜在“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高成长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立新改旧,以科技实力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顾晶晶 潘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