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大丰 > 正文
大丰:由点及面皆风景
2020-06-24 15:40:00  来源:大丰日报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年过八十还能住进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房子,儿女们还都能就近有工作,能致富!”前不久,草庙镇组织班子成员对农村新型社区东灶“鹿苑村”新进农户搬迁情况进行回头看,刚刚入住的朱永礼拉着镇领导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草庙镇瞄准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牢牢抓住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这项富民惠民的龙头工程,努力建设宜业宜居新农村,绘就富民惠民新蓝图,让群众得实惠、发展获空间。

挖掘麋鹿文化,规划“绿色家园”

两头大胆的麋鹿,悄悄走进“鹿苑村”。村民茅勇手指麋鹿为小孙子讲起了“姜子牙倒骑麋鹿”的故事。

草庙镇地处苏北沿海最前沿,国家5A级景区——中华麋鹿园就建在那里,麋鹿是当地群众挥之不去的乡愁符号。去年,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神鹿故里”再添新名片。该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在紧邻中华麋鹿园的、又是世界自然遗产入口处的东灶村,科学规划建设占地126.8亩的新型农村社区“鹿苑村”,吸引276户农民按照政策,拆旧房搬新居。目前,已有100多户完成装修,欢喜入住。

下足“点上功夫”,做优“面上文章”,该镇还十分注重面上农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他们组织镇村干部登门走访全镇农户,在耐心细致宣传解读农房改善政策的同时,根据不同农户的实际,逐户对比算账,引导群众抓住政策机遇,主动改善住房条件。该镇把贫困群众的住房改善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全镇25户“四类重点人群”,党政主要负责人“家家到”,就住房改善拿出具体方案,实行“一户一策”。目前,这25户“四类重点人群”危居户全部改善到位,1户进新型社区,4户进城入镇或退宅还耕,20户原址翻新,保证了全镇没有一户农民住着危房“被”小康。

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富民乐园”

“我们不仅要让农民住进舒心怡情的家园,更要让他们在新的家园有事做、快致富,尽快过上殷实富足的好日子。这也是上级倡导的‘搬得进、住得好、能致富’的要求。”草庙镇党委书记万强如是说。

该镇抓住麋鹿旅游、国道过境、世遗申报的优势和机遇,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科学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将麋鹿旅游、国道服务、世遗保护、现代农业、静脉产业等充分融合,努力为农民群众建设“富民乐园”。草庙大力度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规模现代农业,实行土地节约集约经营。到2019年底,全镇已规模流转土地7.6万亩,占全镇总耕地的75%以上。土地流转赢得发展空间,圩东村鼓励能人投资,建成了千亩梨园,在江苏省农科院技术指导下,成功将互联网、大数据和农业物联网技术注入梨园,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梨园挂果后,亩产值可以达到4万元。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在梨园打工增收。

该镇还积极招商选资,全力推进静脉产业园和麋鹿风情小镇建设。计划投资30亿元的麋鹿小镇就落户在东灶村。目前,一期工程3.5万平方米土建工程已竣工。依托麋鹿小镇,东灶村成功组建村级人力资源公司,吸纳本村、特别是入住“鹿苑村”的农民参与小镇建设和运营。镇村两级还以“店小二”般的服务,鼓励、支持有实力和能力的农民自主投资创办民宿村、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项目,留住客源,形成财源,让社区农民致富的路更宽。

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秀美田园”

“镇党委、政府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就是要为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圩东村养殖户沈才美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主动拆除了部分猪场、羊圈,添置了环保处置设施,让生猪养殖成了一道难得的景致。

推进农房改善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根本目的,都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带着这份初心,草庙镇瞄准乡村振兴目标,以农房改善为契机,坚决整治各类违章建筑和私搭乱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振兴的根基更牢,成色更亮。该镇发动全镇16个村(居),每1个村列出一条河道、一条农路、一个农庄、50户相对集中的农户,进行重点打造,参与全镇最美河道、最美农路、最美农庄、最美庭院评比,选出全镇农村环境治理提升的样板,动员各村居带领农户向“四美”看齐,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整治质量和长效管理水平。

养殖面源污染是农村环境“老大难”问题。草庙镇是个养殖大镇,全年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上,蛋鸡饲养量也在50万羽左右。该镇积极动员养殖户从源头抓起,增设环保设施,推进生态养殖。欣运家庭农场通过严格的雨污分流系统,使生猪粪便通过地下管道统一排放蓄粪池,干湿分离后的粪污采取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并发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全量还田,发展优质果蔬。在建成川鹿现代农业园后,欣运家庭农场正在积极打造“十里樱川”,让樱桃采摘成为草庙生态旅游新亮点。农场先后两次被农业农村部、农民日报社等单位联合评委“最美猪场”。该镇还成功引进道远沼气发电项目和生物有机肥项目,变养殖业粪污为资源化利用。(蔡剑涛 李宏俊)

责编:陈璐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