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河道水清岸绿,整治得非常干净!”3月29日,在富安镇仲灶村洋中河鱼苗投放现场,沿河居民党员代表崔广军感叹道,今年该村洋中河河坡、河岸整治后栽植了绿化,现在又在河内放养鱼苗,以后河面会更干净。
“去年,我们有2条河道试点‘以鱼养河’,河里杂草明显要少的多,既改善环境又有经济效益,深受沿线群众欢迎。”乘胜村党总支书记谢兆刚介绍,水面杂草是河道整治中的老大难问题,落实专业管护人员打捞水草治标不治本,推广“以鱼养河”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他表示,今年该村将境内7条河道全部实施“以鱼养河”,水面有200多亩,在政府投放鱼苗1900多斤基础上,沿线居民每户众筹80元,二次投放鱼苗,共同参与管理、共同受益。
2月份以来,富安镇加强对全镇河道调研,实地踏勘确定拦网设置情况。经逐条实地论证察看,计划实施“以鱼养河”河道185条,长252公里,养殖水面达6269亩,设置拦网379处,计划由政府统一购置投放草鱼鱼苗35103斤、鲢鱼鱼苗13163斤、鳊鱼鱼苗13163斤。目前,该镇河长办对计划实施河道投放量,按“镇、村、管护人”三级共同见证管理模式,督促将鱼苗如数如期投放到位。全镇鱼苗投放已达85%,3月底前全部完成;与此同时,河道管护合同签订97份,比去年下降19.8%,管护经费下降20%左右。
据了解,去年,富安镇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出“以鱼养河”生态治理模式。今年该镇在总结去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谋划全镇33个村(居)推广“以鱼养河”模式,实施分类饲养。对集镇和园区周边村(居)河道,向社会公开发包,由专业保洁公司集中统一管护,河道内投放适度鱼苗;对主要交通道路两侧河道、部分镇村级河道以及近几年建成的生态河道,按一定比例投放草鱼、鲢鱼和鳊鱼,通过生态养殖改善水环境;对确实不适宜养鱼河道,主要落实人员加强日常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