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滩街道许合村,只见一群鸭子排着队,冲向河边,然后“扑通”“扑通”的跳下水,留下一串串欢快的叫声。循着路,我们找到了今年68岁的许其安,原先因为生病他被列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2018年,帮扶干部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鼓励他发展养殖产业,在帮扶政策的支持下,许其安重拾脱贫信心,撸起袖子努力发展养殖产业。
“几年前生了病,把家底掏空了,生活一直比较困难,村里给报了建档立卡户,拿着补贴生活。直到去年扶贫工作队带着鸭子养殖技术与资金找到了我,有了资金有了技术,我就把这个鸭子养起来了,多亏了他们,现在生活好多了。”许合村村民许其安感动的说:“我这个鸭子都是散养的,平时都放到河里去自由吃食,晚上回来时再喂点小麦玉米,不喂一点添加剂。这个鸭子时间越长越值钱,最起码一年100块,我去年靠这个养鸭子挣了两万多块钱,今年有信心争取多养点,脱贫进小康。”
帮扶工作队对一些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边缘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激起他们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同时为了带动养殖产品销售,帮扶工作队与许合村发展了电商项目,建立易而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帮助村民连起种养和销售的产业链。
“我们鼓励群众购买鸡、鸭、鹅、羊等,根据品种的不同进行奖励,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盐城经济开发区南北挂钩帮扶工作队队长孙春汉介绍:“群众养殖规模办起来了,就有点担心销路。我们就与许合村一起搭建电商平台,打开销售渠道,也为建档立卡户打消顾虑,全心投入到种养殖中来,实现脱贫致富。”
这两年,许合村还实施了农房改善工程,将原先分散的村民统一规划,按照生态宜居的建设标准,建设新型社区。整个小区内环境干净整洁,楼下栽种着各种绿化苗木,新家园里的村民各个都住着舒心,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我们现在居住的条件非常好,门前有绿化,有水泥路,什么配件设施都跟上。”许合村村民郎正刚高兴的说:“现在我们住的是小洋楼,出门就是小花园,外出全是大马路,工作就在家门口,这种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脱贫致富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抓好产业扶贫至关重要,许合村积极发展产业,依靠交通优势和工业园区优势,利用帮扶资金投资了工业园区厂房项目,每年增加集体收入8万元,在村里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绿色银行”,年增加经营性收入3.5万元,在2019年,许合村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摘掉了“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如今许合村脱贫产业后劲明显增强,形成了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良好局面。
“去年我们村最后99户275人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9.5万,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不仅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更是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许合村党总支书记许立树说:“今年我们还准备盘活闲置资产,配备冷库,壮大电商产业,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对脱贫户加强巩固提升,根据村民的意愿,安排就近就业或者发展种养殖,提高群众收入,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