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湖县人大常委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衡量履职成效的重要标准,从群众身边小事小情入手,以“深监督”推进“微实事”,一笔一画勾勒“小确幸”,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构筑“广厦万间”安居梦
建湖县大力开展自然村庄改造,共改善农民住房35952户,新建新型农村社区26个,被表彰为全省农房改善工作优秀县。然而在改造前,部分村民或质疑或观望,农房改善工作经受了重重考验。
“换新房子需重新装修经济压力大”“住不习惯楼房”……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建湖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将监督全县农房改善工作情况列入常委会工作要点,连续3年作为议题听取审议。常委会负责同志带领部分全国和省、市、县、镇五级人大代表,对农民住房现状、改善意愿和安置方式等情况进行多次现场调研,组织住建、自规等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进一步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
建阳镇人大组织代表视察建设工地,对每幢房子用了多少砖瓦、水泥、砂石等情况进行询问,根据群众要求,建议设计大、中、小各三种户型,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冈西镇人大组织代表们参与动员搬迁,与群众在小板凳上话家常,倾听群众心声,建议户型上增加一个小院子,每户分一个“微菜地”……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代表31条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用,为推动农房改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督促政府部门抓好落实,年初人代会上,经285名县人大代表投票表决,农房改善工作首次入选10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正式成为政府在人代会上专题汇报内容。
助力“内陆县份”变通途
2019年12月16日,建湖高铁综合客运枢纽正式建成投入运营。县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共同见证这一盛事,并乘坐D5668次“和谐号”,亲身感受发展的“加速度”,多年来代表数次提出的建湖“高铁梦”提案变成现实。
早在2018年初,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县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关于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工程PPP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并了解高铁规划情况。
高铁建设过程中,建湖县人大组织代表多次听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视察工程建设,协调解决征地、资金等相关矛盾。“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快项目推进。人大要支持、服务、监督项目的高质量实施,为我县跨入高铁时代作出贡献。”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这样要求。
年底前,一份《关于同意将建湖县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工程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纳入县级中长期财政预算的决议(草案)》新鲜出炉,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
“建湖高铁站的建成,破解了建湖内陆县份资源较少的难题,对外交通更加快捷、便利,因为有了高铁,也提高了城市的品位,让这座小城的人们更有位次感了。”在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后,全国人大代表鲁曼自豪的说。
谱写“及人之老”新篇章
“截至2020年底,我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0.28%,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需要加强关注”。养老问题一直牵动着县人大领导的心。
2019年,县人大工作研究会对全县尊老金发放工作进行了摸底排查,了解到部分80周岁以上的老人的尊老金有迟发、漏发的情况,经调研分析,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尊老金发放工作的建议》等多篇调查报告。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县民政、公安、人社、财政等部门加强联动、迅速整改,形成了定期向特定人群发送信息、定期进行回访的长效机制。
“村里有些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做饭不方便,还有的空巢、留守老人做一顿饭吃不完,又舍不得倒掉,第二天有的饭菜就馊了,如果有个集体食堂就好了。”九龙口镇人大代表了解到村里部分老人用餐有许多不便,提出了为高龄老人集中供餐的建议。经镇党委、政府研究,村“两委”商定,在大礼堂为全村高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这一做法正在全县推广。
今年8月,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43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并审议了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的报告,出台了《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为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建湖县人大常委会正持续加大民生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听民声、解民忧、谋民利,一步步勾勒建湖民生幸福图。
记者:建湖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