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射阳县黄沙港镇国家中心渔港,一艘艘刚从海上捕捞回港的渔轮在码头上依次排列,渔民们从船仓里搬出一箱箱新捕获的水产品,通过过道槽推送到岸线平台,再进行过磅装上保温车,发往销售城市;渔民们一张张挂满汗水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饱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渔港,经过广大干群众志成城,奋勇阻击,终于迎来鲜花竞放、明媚灿烂的春天,全面唱响抢抓机遇、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崭新乐章。
该镇地处沿海,是一个渔业乡镇,海洋渔业经济占据镇域经济“半壁江山”。近年来,该镇充分彰显临海优势,全力推进“以港兴镇、以渔富民”战略,重抓渔港建设,突破海洋捕捞,不断激发特色渔业经济活力,努力加快富民强镇进程,为打造国际特色渔港小镇奠定坚实基础。为学习借鉴外地建设特色渔港小镇的经验和做法,3月27日,该镇组织人员赴浙江舟山和南通启东等地专程考察学习调研渔港特色小镇建设和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坚持高品位、高水平推进特色渔港小镇的详细规划和深度设计,为大力发展海洋特色渔业经济更新观念、拓宽眼界。目前,《黄沙港镇总体规划》《渔港特色小镇规划》和《渔港核心区城市规划设计》文本已经完成,相关细节正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国家中心渔港建设日新月异,新建总投入达5000万元的渔港二期工程全面竣工,建成上岸码头和系泊岸线700米,疏竣港池土方70万立方米,新建永久性道路6500平方米。正在积极申报投入3500万元的渔港一期升级维护工程和投入2.3亿元的渔港三期工程,力争渔港尽快实现现代化、智能化运营。
近年来,该镇协调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渔船更新改造,全面淘汰了木质渔船,新上大马力钢质渔轮近百艘。据了解,全镇现有钢质渔轮186艘,全部采用雷达导航、定位仪、彩色探点器等现代化船用设备,抗风能力强,安全系数高,捕捞效益好,为强镇富民提供了有力支持。“我镇将积极抢抓射阳渔港经济区纳入‘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做优渔港营商环境,擦亮渔港国字号品牌,努力实现今年渔船入港数1000艘、水产品交易量30万吨、产值30亿的目标。”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对唱响海洋经济发展新乐章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