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2020-06-22 09:12: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成杰  

  “传统的农业社会以节气来安排农事生产,春夏秋冬各不相同……”6月20日下午,在射阳县安徒生童话乐园入园处,市民李镇清就着宣传展板向孙子介绍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的文化意涵。

  当天,由县文广旅局主办,县文化馆、图书馆、杂技团、淮剧团等单位承办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如期举办,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展示射阳县淮剧、杂技、手工制品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活动现场,精彩绝伦的杂技精品展演让小朋友们入了神,鼓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淮剧折子戏《金水桥》片段时而婉转悠扬,时而哀伤低沉,让在场的观众陷入情境当中;众多的“非遗”项目展览则令人们目不暇接,现场手工技艺互动展示更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主动上前询问“非遗”手工制品的制作工艺。

  走在非遗传承人的展台前,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这些手工艺人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守护着民间艺术的璀璨光辉。农民画色彩鲜明、画质柔和,草编工艺精巧实用,剪纸、根雕、木雕、纹银雕刻等更让人惊叹于非遗传承人巧夺天工的技艺。

  “剪纸就是来自民间的艺术,它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展示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剪纸艺人姜国琴说,目前她在苇荡小学和县文化馆开设培训课,正努力将这项艺术传承下去。

  在糖画制作展台前,市民徐超群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自己对糖画的情感:“很多我们小时候经常出现的技艺现在已经不常见了,通过非遗保护的方式可以为我们保留一份珍贵的记忆。”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此类宣传活动,全面展示近年来射阳‘非遗’保护取得的优秀成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他们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县文广旅局负责人说。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