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知道吗?不仅是爱情 乞巧体现了“工匠精神”
2020-08-25 09:34:00  来源:扬州网  

“扬图讲堂”日前邀请扬州大学刘勇刚教授讲述七夕节的故事。七夕节,不仅是爱情,还是一个体现“工匠精神”的节日。

牵牛星和织女星

从无知无识到“神仙眷属”

牵牛星与织女星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诗经·小雅·大东》中:“维天有汉,监尔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在那时,牵牛星与织女星就是人们仰观天象而识别的两颗星而已,它们无知无识,彼此并没有发生情感的关联。

到了汉代,有了鹊桥相会的故事,最早记载是《淮南子》“乌鹊填河而渡织女”。

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据吴均《续齐谐记》,“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

任昉《述异记》:“天河之东有美丽女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绡缣之衣,辛苦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之夫婿,自后竟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古代诗人咏叹爱情

婉约派词宗秦少游为冠

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都在咏叹牛郎织女的爱情。

《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曹丕《燕歌行》:“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陆机《拟迢迢牵牛星》:“昭昭清汉晖,粲粲光天步;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华容一何冶,挥手如振素;怨彼河无梁,悲此年岁暮;跂彼无良缘,睆焉不得度,引领望大川,双涕如沾露。”

谢惠连《七月七日咏牛女》:“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修阻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

而在他们之中,写得最好的是北宋婉约派词宗秦少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词一改牛郎织女抒情叙事的悲悲切切,唱出了乐观的、阳光的调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意谓爱情最可贵的是忠贞不渝的永恒之恋,那是灵犀相通,心灵的契合。这一观点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立意之高,古今无匹。

七夕不仅是情人节 乞巧体现了“工匠精神”

除了情人节,七夕节还有其他的含义。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柳宗元写有《乞巧文》,生动描绘了乞巧的场面:“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饘饵馨香,蔬果交罗,插竹垂绥,剖瓜犬牙,且拜且祈。怪而问焉。女隶进曰:‘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孙嫔于河鼓。邀而祠者,幸而与之巧,驱去蹇拙,手自开利,组纴缝制,将无滞于心焉。为是祷也’。”

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写道:“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郑板桥对七夕乞巧的提倡无疑是有价值的,这在农桑经济为本的农业社会尤其具有特别的意义。

民俗中的七夕乞巧与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委实有着密切的联系。乞巧体现的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当代人传承。

记者 王鑫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