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同住一座城共治一个家 家在“最干净城市” 爱了爱了
2020-09-15 10:02:00  来源:扬州网  

9月的扬州,天高云淡,众多游客前来逛景点、串小巷、品美食,不少人赞叹:扬州不仅景美人好,而且干净清爽,真的可以说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

游客的点赞并非没有出处。近年来,在一些机构、网站开展的“中国最干净城市”评选中,扬州屡屡上榜。

“最干净城市”如何炼成?这背后,除了城管、环卫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外,还有市民“同住一座城,共治一个家”的行动自觉。

一本《自管志》

看老小区居民自治

一座城市到底美不美,最好去老小区里看一看;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不高,最好到老小区里转一转。

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康乐社区有个武庄8号楼群,3幢楼114户,没有市场化物业,老党员杨杏芝牵头组建自治管委会,自己的大院自己管,建立了一整套自管制度,使这个老小区成为扬州“老小区自治样本”,多次被央媒报道。杨杏芝把大院10年自治经验编印成16万字的《自管志》,从实践到理论互有支撑,被民政部向全国推广,引得不少本地及外地社区前来参观学习。

受《自管志》启发,康乐社区去年开始探索“每日美好指数”测评体系,由居民推选出“文明评议员”,对标“最干净小区”的10个评测项目,每天对小区打分,帮助社区查漏补缺,助力打造“最干净小区”。

今年,社区联合物业公司打造了“红色物业会客厅”,让居民一起来商讨解决小区管理中的烦心事。公共电动车充电车库就是居民智慧碰撞出来的“金点子”。康乐社区与物业公司联手,在康乐新村打造了400平方米的公共电动车充电车库,每个月电费8元封顶,既消除了居民乱拉电线带来的安全隐患,又帮居民解决了难题。

如今,扬城众多老小区都配套了基本物业服务,相继组建了小区业主委员会、自治委员会等,让居民从小区管理的配角变成主角,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把“小扫帚”

看扬州市民爱城如家

扬州市瘦西湖景区梅岭街道长征路上,丰乐社区打造了一座“红色记忆馆”,馆内陈设着一把小扫帚,这是当年老红军刘应启用过的旧物,如今被居民视为“红色传家宝”“文明接力棒”。

10年前,刘应启买来50把扫帚,赠送给社区党员干部、楼道组长,向脏乱差环境“宣战”。此后,从老红军赠扫帚到居民抢扫帚,扬城掀起“小扫帚扫靓大家园”热潮。

丰乐社区北门外大街10号大院,居住着20户人家,在没有物业管理的情况下,大院内的老党员、老干部带头拿起小扫帚,每天把大院扫干净,使这个大院成为梅岭街道“最干净的居民大院”。

今年4月,景区城北街道将每月20日定为“义务劳动日”,机关工作人员进社区、下网格,拿起扫帚清理卫生死角。许多居民也行动起来,从楼道单元到小区广场,清理杂物、铲除“牛皮癣”,齐心协力整治小区环境。几个月下来,辖区内乱停车情况没有了,花圃菜地消失了,乱堆乱放不见了。老百姓自豪地说,安置小区环境比得上高档小区了。

刘应启去世6年多了,但“小扫帚精神”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如今,扬州机关志愿者进社区参与义务劳动,已经成为常态。一把“小扫帚”,让一座城市背街小巷干干净净,也成为市民爱城如家的象征。

一面“红黄旗”

看城市管理动真碰硬

扬州有个“市民观察团”,100多名成员常年巡访乡镇社区,围绕镇容镇貌、河道清洁、农贸市场、车辆停放、楼道卫生等方面,进行测评打分,发现问题及时向市区两级“长效办”通报,并跟踪整治结果。

2015年3月“共建文明城 争做文明人”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扬州市建立市委书记、市长主持双月点评会制度,聚焦会诊“城市病”。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红旗”表扬,工作不到位的单位“黄旗”警示,动真碰硬彻底根治“马路菜场”“烧烤油烟扰民”等一批城市顽疾。

近年来,扬州全市持续推进“清水活水”、“八老改造”、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城市书房建设、文博城建设等民生幸福工程,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城市发展成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前不久召开的扬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上,亮出了扬州美丽幸福的“施工图”,围绕推进小区雨污分流、黑臭水体治理、垃圾分类处置、老旧小区改造、市容环境提升、大气环境治理等,要打“六场硬仗”,像绣花一样下足功夫,加快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通讯员 潘静 红梅 贾春

记者 胡俭 冬兰 赵磊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