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茅德斌从学校毕业后,怀着一腔热情到了村里工作,一干就是整整20年。从当年的一个“毛头小伙”,成长为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农村工作包罗万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奔小康才是硬道理。2012年之前的横东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2012年,身为村主任的茅德斌看到了横东村紧靠施桥船闸,船民过闸前需上岸采购船用配件和生活用品的机遇,积极协同村支部书记走访协商用地,多方筹集资金,新建81间门面房作为船闸疏导点,并优先租给本村村民。这一举措,不仅给村里每年带来数十万元的租金收入,还让承租疏导点商铺的村民全部步入致富奔小康队伍的第一方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带领下,施桥镇横东村先后获得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扬州市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2019年,茅德斌本人也获得江苏省“千人领先”村书记荣誉称号。
帮扶弱势,他是大家的领路人
走上村支书工作岗位后,茅德斌始终牵挂着村民中的弱势群体。村民王大伯本来是个泥瓦匠,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从事高强度的工作,生活陷入困境。茅德斌与村班子成员商议,决定将村里以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属厂房维修等活计发包交给他做,并为王大伯退伍的儿子介绍工作。后来,王大伯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常说:“茅书记是我们奔小康的领路人,多亏了他,我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村里有一户低保户靠摆摊修鞋为生,茅德斌在走访途中发现他家房子是危房,为其奔走,得到原地翻建的许可后,发动该组小老板集资一点,村里补贴一点,个人出资一点,为其迅速翻建了东西两间厢房。
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后,茅德斌带领一班人积极为村民兴办实事。在环境打造上,将全村河道庄台全部进行整治,全村主干道硬质化达到100%,绿化面积达到200亩;在为民服务上,先后投入30万元在村主干道安装路灯118盏,保证村民晚间出行安全。打造“八个一”广场,建立便民服务大厅、村级医务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对村民们实行一站式服务。
通讯员 练庆海 赵雯 记者 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