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到乌恰时,那里缺医少药,我深刻感受到一种使命感,柯尔克孜族百姓需要我,我也希望用自己的毕生所学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17日下午,在高邮第十七届中国双黄鸭蛋节暨首届邮商大会开幕式上,被授予“城市贵宾”荣誉称号的高邮人吴登云,为家乡的党员干部和学生,以自身经历上了一堂党课。
离乡58载,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曾经的少年已是满头霜发。西北的风吹黑了他的脸庞,吹老了他的容颜,却未吹变他的乡音。整场讲座,吴登云都操持着一口纯正的高邮腔。
出校门
他成了“马背上的医生”
“当年去新疆的时候,再也没有想到会那里度过半个多世纪,尽管我已经82岁,但再次回到家乡,感觉自己还是当年那个水乡少年。”
再度回归故土,吴登云眼眶湿润,家乡已非昨日模样。曾经的运河西堤杂草丛生,如今已是高邮的著名景点;曾经的高邮小城已经东拓,城区的版图在延展……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58年前,刚刚走出校门,高邮小伙吴登云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车,辗转来到祖国版图最西端的乌恰县工作。恶劣的环境并未击退他的一颗赤诚之心。“一定要为柯族老百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吴登云在内心暗暗许诺。
在乌恰,吴登云每年要用百余天,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深入到牧区巡诊和防疫,足迹踏遍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受到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被誉为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马背上的医生”。
“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治每一位病人。”这是吴登云从医以来坚守的原则,也是他抵御西北恶劣环境的“铠甲”。在乌恰,吴登云为了抢救民族兄弟,他先后无偿献血30余次;为抢救烧伤的婴儿,他从自己腿上割下13块皮肤移植到患者身上;为确保牧民病有所医,他呕心沥血、亲力亲为,在戈壁滩建成园林医院,培养出大批少数民族医务骨干。
不服老
他仍坚守在医院岗位上
“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给了这里,我要一直待在这里,直到生命的尽头。”
2001年,吴登云从乌恰县人民医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只担任乌恰县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但他仍牵挂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每周,他在政协上3天班,在医院值3天专家门诊。在乌恰的这些年里,吴登云仍住在医院的家属楼里。
3年前,由于身体原因,吴登云不再过问县里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医院的工作中,每天他和其他医生护士一样,按时按点上下班。“现在年纪大了,不参与手术了,但医院里只要有手术,或者重大医疗问题,我都会参与会诊。”
吴登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乌恰县人民医院建一座血库,用热乎的血温暖柯尔克孜兄弟的身子。这个心愿虽未能完全实现,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建成了一座血库,乌恰县人民医院拥有两个血液冰箱,定期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取来血液,以备不时之需。
传精神
他是家乡人的“教科书”
“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都是一名高邮人,这里永远是我的‘梦里水乡’。”
2009年,吴登云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吴登云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位先进人物。此次回到高邮,高邮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城市贵宾”荣誉称号。
“虽然没能扎根高邮、奉献高邮,但家乡始终对我展开温暖的怀抱,几度邀请我回到高邮,此次又授予我‘城市贵宾’的荣誉称号,真是深感荣幸。”吴登云说,此次回来,最真切的感受便是家乡越变越大、越来越美,父老乡亲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几天前,吴登云还受邀参观了送桥中心卫生院和送桥中小学校等地,看到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设备越来越先进、学校教室越来越宽敞明亮。
异乡生活58载,不改的是乡音、乡情,特别难忘家乡的味道。吴登云告诉记者,在乌恰,他仍旧每日两餐米饭,一餐面条,吃鱼、吃鸡等。“在乌恰生活这么多年,我还是吃不惯羊肉,还是家乡的菜好吃,这次回来,吃到汪豆腐、狮子头、大煮干丝……整个人由内到外都更精神了。”
“吴老的不忘初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这是最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精神。”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文喜说,历史是有生命力的“教科书”,吴登云就是高邮人的“教科书”。
通讯员 邮萱 记者 张旭 摄影 孟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