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居小春) 日前,40名儿童组成的旅行团来到仪征马集镇方营村,体验了割水稻、挖红薯、扎稻草人等农事活动,做了一回“小农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深秋来临,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加之劳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到农村体验农事活动,与此相关的亲子游也越来越多,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秋季农事体验游成为今年秋季游的热门。
在方营村,孩子们首先来到稻田,在农民伯伯、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手拿镰刀、挽起裤腿,抢收今年秋天的第一批稻子。“割稻子手要握住稻秆2/3处,太上了不容易使劲,太下了可能会割到手。”在指导老师的细心讲解下,孩子们开始割稻。忙活了半天,孩子们才发现,收割稻子真是个辛苦活儿,割了两三把之后,腰就隐隐作痛。随后的打谷、晒谷、碾谷,也都是力气活。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纷纷说:“农民伯伯太辛苦了!”
忙完了收割,为了防止鸟儿偷稻子,孩子们跟着农民伯伯一起扎起了稻草人。随后,孩子们来到山芋地和花生地,挖山芋、挖花生,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孩子们拿着自己收获的果实开开心心返程。“平常孩子在家就知道看电视,连稻子和麦子都不分,花生长在树上还是地里也不清楚,这次到了田头,了解了很多知识,干活也格外卖力。”家长马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这条研学游线路以农事劳作为主题,通过收割、脱粒、晒谷,让孩子了解稻子从收割到端上餐桌的全过程,感受艰辛。
“秋季是扬州旅游的淡季,以往市民都是外出看秋景,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孩子都出不去。为此,我们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方营村为主,开辟了春耕、秋收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主题游,既让孩子走出家门感受大自然,也让他们体验‘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艰辛。”扬州小骆驼国际旅行社负责人曹阳春介绍,劳动教育不仅是目前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也成为了当下研学游、亲子游的热门领域。“劳动实践的影响力比语言大得多,平时家长说再多的‘珍惜粮食’都不如让孩子下一次农田、体验农耕的艰辛更有说服力。”
“从本周开始,连续三个周末的秋收行程都报满了,每趟行程大概有40名儿童参加。”曹阳春告诉记者,秋季农事体验游比春耕游更受孩子青睐,因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孩子们能够在农事体验中享受到收获的喜悦。当然,秋收的季节性也比较强,从本周开始大约三周的时间,是秋季农事体验游最佳时间。“对于产品设计者来说,农事体验游的新鲜度和参与频率都很重要,创新和内涵是旅游类产品制胜的法宝。我们也会探索更多的新模式来提升孩子的新鲜度和参与度,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季季有不同,季季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