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农业劳动、与小动物亲密接触、学习制作手工……25日是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来自扬州雏鹰儿童发展中心的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来到扬州博爱阳光家园,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农场之旅。
“劳动教育和社会融合对残疾儿童非常重要。”市残联康复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康复机构,虽有生活自理课程和社会融合课程,但由于场地和硬件设施限制,亲身实践机会并不多。因此,到残疾儿童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能够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劳动实践能力,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该负责人表示,0至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康复的最佳时期,越早进行干预、康复和教育,越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近年来,扬州市全面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0—17岁残疾儿童康复“全类别、全周期、全覆盖”。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满意率连续获得全省第一。此外,扬州市还建立了残疾人“全过程辅具服务”模式,完善辅具服务链条;建成“恒爱融合发展中心”,探索出一条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松土、播种、浇水……农场里的活动,让这群患有孤独症的残疾儿童在农场里玩得很开心。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协助下,他们还与小羊、小鸡等小动物有了亲密接触,一系列的互动满足了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平时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到户外游乐。这样的农场活动给了孩子们一个无拘无束的活动场所。”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扬州博爱阳光家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除了提供康复训练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更需要学会一些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基本技能。“我们在农场内开设了农作物种植、家禽饲养、农产品加工、手工制作、简单烹饪、西式面点、家政服务等职业康复专业,将孤独症孩子的职业康复、日间照料与农林渔牧项目相结合,增强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和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帮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通过劳动实现自食其力。”通讯员 残联萱 记者 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