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冠霖 肖讷 胡迪) 9月1日,扬州市中小学正式报到。与以往不同的是,一些学校门口多了个候学驿站。
“我市首批候学驿站正式亮相。”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候学驿站,家长们可遮阳、避雨,也可润心、赋能……这里不仅是等候孩子的场所,也是文化展示的阵地、家长成长的课堂、协同育人的纽带。
据悉,设立候学驿站是教育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首批候学驿站在主城区部分中小学校先行先试,其中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全部加入首批试点行列,广陵区、扬州经开区和景区等也积极响应,选择本地条件成熟的学校开展试点。
候学驿站建设遵循多方协作、安全第一的原则,分为校外和校内两种。校外驿站建设由各校因地制宜,争取校门口周边沿街单位支持,共建驿站。如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利用北大科技园场馆中的连廊,为家长提供候学场所,能同时容纳400余人。
校内驿站建设坚持“一校一策”,各校选择临近校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位置,设立专门的家长等候区。如新华中学将校门边沿街的楼宇一楼全部改造后建成数百平方米的候学驿站,朱自清中学把新校园地下数千平方米场所作为候学驿站使用……
记者看到,各驿站设置了清晰的指示牌和地图,方便家长快速找到等候区。除了座椅外,有的设置了饮水机、充电插座、书报栏等便民设施,满足家长多样化需求;有的设置了电子显示屏或公告栏,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有的嵌入了学校办学理念、优秀教师、优秀学子等内容,向家长展示学校文化;有的布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向家长传递文化自信;有的融入了家庭教育、亲子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普及功能,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有的设立了咨询服务台,解答家长疑问,指导家长科学育人。
候学驿站也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水平。记者了解到,各校制定并公布了《家长候学管理制度》,在自建候学驿站安装了身份识别、监控摄像等技防设施,安排专人定时巡逻。同时,各校科学错时错峰上、放学,引导家长绿色出行、定时候学、即接即走、文明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