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宏甲 孙倩 杨华韬 记者 陈高飞) “扫码上传民宿周边清洁前后对比照片,就能兑换生态小番茄。”5月5日的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许巷村,青瓦白墙间洋溢着欢声笑语。来自苏州的游客陈先生一家手持刚兑换的新鲜果蔬,正兴致勃勃地向民宿老板潘寅镕领取下一项积分任务。“五一”小长假期间,许巷村创新推出的“文明满家‘心’模式”,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激活农村人居环境共治热潮。
许巷村辖区内有果蔬采摘、民宿、村史馆等旅游资源,每到旅游旺季,时常能看到游客的身影。“村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村容村貌怎么才能一直保持干净卫生?”许巷村创新推出的文明满家“心”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适应新形势,许巷村对传统积分超市进行了升级改造,创新推出文明满家‘心’模式。”许巷村党组织负责人杨华韬说,该模式不仅维持积分超市功能,还将其转变为集旅游便利店、休息区和积分兑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超市新增饮料、零食、小型生活用品及医疗用品,极大满足了村民和游客的多重需求。此外,文明满家“心”模式打破了以村民为唯一对象的局限,开放游客参与渠道。游客通过清理民宿周边垃圾(拍照核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在社交媒体分享农文旅内容等多种方式累积积分,既提升了自身旅游体验,也深度融入乡村文明建设。
“这里有个塑料瓶!”在许巷村的乡间小路上,来自南京的小游客张宇涵弯腰捡起草丛中的废弃物,熟练地打开手机拍照留痕。这些积分不仅能兑换民宿老板刚摘的小番茄,更让这个14岁女孩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编外值日生”。“平时孩子在家连扫帚都没碰过,现在为了换番茄主动劳动,这比上十节环保课都管用!”张宇涵的妈妈笑着展示手机里的照片,画面里孩子额头挂着汗珠,却笑得格外灿烂。
“‘五一’小长假期间,参与兑换的游客已超100人次。”杨华韬说,近期许巷村打响环境整治“春季战役”,文明满家“心”模式巧妙地让这些“环保游客”的“到此一游”变成了“到此一治”,旅游垃圾变成文明积分,实现了乡村治理与旅游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