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深耕瓜果田园的两位95后青年:“新农人”的梦想和坚持
2020-12-22 10:34:00  来源:镇江日报  

四季行至冬,位于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曲阳村的“丹徒(西甜瓜)推广示范基地”内,迎来了一年中相对清闲的时光。张志林和余福存把大棚基地收拾打理一番,忙完一年两季的种植采摘任务后,调整至短暂的“自由模式”,去周边地区走走看看,开展业务调研。

种瓜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两位瓜田主人出生于1999年、1998年,如此年轻的小伙扎根曲阳村这片沃土已满一年。两人毕业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曲阳村结缘始于2019年10月的那段毕业前实习期。他们在学院指导老师和创业办的指导下,来到这里,承包了25亩地,并且工商登记了个体经营户“郁葱苗木种植园”,开启了种瓜之旅。从种子育苗到瓜熟蒂落、再到装箱销售,这两位小伙一手操办。他们是农家子弟,像父辈一样吃苦耐劳,但又与父辈的“种田模式”大不一样,他们是“新型职业农民”。

立志当新型职业农民,

干出新样子

张志林的家乡是云南丽江永胜县,父亲常年在西藏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在家务农。“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外出打工。我们那边一般种一些玉米和果树,石榴、葡萄、龙眼之类的,但经济效益很低。”张志林说,看着父母常年如此辛劳,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他立志奋斗、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学毕业后,张志林报考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园艺技术专业。

余福存和张志林是同班同学,也是舍友。他来自安徽省宣城。“父母都在老家务农,父亲和别人合伙承包了地,种了几百亩水稻、小麦。我当时报考的专业全部是涉农专业。父母支持我的选择,让我放手干,我也想在外面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余福存告诉记者。

“老一辈种田很辛苦,作为青年人,需要用更多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这样种田才能高效高产,提升亩均产值。”同样出生于农村的他们意识到,新时代背景下应该从传统农耕模式中跳出来,当新型职业农民,干出新样子。于是,两人求学期间就志同道合、抱团奋斗,立志学成共同发展。

“咱得钻研,学出真本领,

种出好果子”

“那个时候,我俩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学习组培苗、对比实验、测微量元素、日常田间管理……一个豇豆就有四五个品种,一个丝瓜有二三十个品种……咱得钻研,得学出真本领、育出好苗子、种出好果子……”他们说,当时班上37个人,目前大部分从事涉农相关行业。“能走到今天,特别感谢母校的培养以及后期政策扶持,也十分感激镇江市农科院一直以来的技术支持和关怀。”

“我们的甜瓜就是在农科院拿的种子,主要品牌有瑞月、白富美、玉菇、佳蜜脆。拿到的种子是不能直接种植的,需要育苗,这就得看我们的本领高低了。”余福存说,一个育苗盘约有50穴,要把很多育苗盘放在专门的育苗场所里,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好,这样育出来的苗品质才高。一般育苗期冬天在35-40天,夏季在15-20天。

今年10月,记者曾随二位参观过基地的大棚。25个宽6米、长110米的大棚瓜田,二人每天田间管理至少来回走一遍。“我们用滴灌袋注入水肥料,等瓜苗长到20公分左右,还得给每株苗绑吊蔓绳,那段时间工作量很大,需要另外喊工人绑。前段时候我们忙着修剪侧芽,剪去一些芽,保留2-3个相对优质的芽,确保后面长出来的瓜品质最佳。瓜叶上的小洞眼,是螟虫吃出来的,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喷洒药水。不过现在田间管理效率也高,我们不用老式的喷雾器,用的是汽油打药机,喷洒又快又好。平时我们还可以跟基地借用一些现代化农机设备,比如大棚翻土机,这样的小机器开进去,平均一个棚翻土用时40分钟。”余福存说,中秋节过后批量成熟的就是夏季6月培育的第二批苗。现在有25个大棚,平均每季种2万多株瓜苗,亩产在4至5千斤,一个大棚收益近两万元。两季产值基本持平。

大棚外的田头停着一辆小卡车。两位小伙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可是他们今年自己新添置的,用于装配和运输。

争取结合农业发展特色,

走出新路子

农活间隙,记者还参观了两人的宿舍。只见写字台上贴着便签,标注着工作日以及双休日晚间的学习计划。张志林说:“忙的时候,早晨天没亮5点不到就得起床了,一天作业12小时以上,所以只能安排晚间自习。我现在已经报考了南京农业大学的专接本,不断给自己充电。”

“所有的农业基本是劳动密集型的。大田作物亩产效益不高,但风险小、收益稳定,瓜果种植经济收益相对大一点,但是风险也相对大。所以后期我们考虑结合镇江农业农村发展特色,搞多元化种植,不单纯种甜瓜,比如拓展苗木栽培之类的种植。”余福存还告诉记者,因为交通便捷,荣炳往返句容开车仅半个小时,所以他们经常去母校和农科院“取经”,不断为自己的事业增加软实力。“农村的天地广阔,我们可以干的事还有很多。”本报记者 谭艺婷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