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党旗、团旗、队旗,三面红色旗帜;丹徒、润州、句容,三个出发地点;党员、团员、少先队员,三个年龄阶段的志愿者,沿着不同的“红色路线”,最终汇聚到句容亚夫事迹展示馆,共同聆听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微党课。
4月21日,来自全市100名党员、团员和少先队员,以“手拉手”寻访红色教育地图的形式,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也把镇江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推向了新的高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始终把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大中小学一体互动、课内课外同步联动、党团队建设整体推动,聚焦“红色课堂”“红色活动”“红色文化”“红色少年”,突出做好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全力打造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综合体系”,让百年党史、红色基因根植青少年心田。
“讲唱演说”,让“红色课堂”有声有色
4月15日下午,江苏科技大学的一堂思政课,不仅感动了现场的近百名师生,近万名通过网络直播收看公开课的全市其他大学生们也纷纷点赞。
课堂一开始,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勇作《百年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价值——以大庆精神为例》的主题演讲,内容精彩,掌声不断,很多学生甚至流下了眼泪。从形式上看,这仍然是一场“一人讲、众人听”的传统课堂形式。但接下来角色互换,老师坐在了台下,逐一走上讲台的是硕士研究生姚可欣和本科生王康妮,两人分享自己的求学与奋斗故事……
这是团市委主办、江科大团委承办的2021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信仰公开课示范课的首秀。本次公开课将“传统课堂”和“榜样课堂”相结合,分别邀请优秀青年教师、青年学生分享交流。活动全程线上直播,全市在镇高校组织学生收看,课堂成效超出主办方预想。
为提升思政课、党史课质量,全市各级党组织与广大师生充分调动讲、唱、演、说4种表现形式,创造了许多充满创意的课程。
江苏大学的学生与京口区戏剧曲艺工作者,联合创作了(京剧版)《百年辉煌向未来》MV,礼赞党的百年历程;润州区实小的老师带领学生,从课本中选择英雄事迹、红色经典战役等,自编、自导、自演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十六年前的回忆》等“课本剧”,生动再现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难忘瞬间。
“英雄是什么?”“是黄文秀、是其美多吉、是祁发宝、是张定宇……是许许多多不知道姓名的普通人,他们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诠释着奉献和责任!”省镇江中学的师生则用一场场演说,把党史讲得有血有肉,让道理入耳入心。
为做好“课程育人”工作,我市将按照每个辖市区以1所高校、2所中学、4所小学和若干家庭、社区为单位,组建课程项目团队,共同开发并实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在全市重点打造100节精品课,确保“红色课堂”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两团两社”,让“红色活动”趣味无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4月11日,一批来自市江南学校“红领巾少年党史宣讲团”的学生来到焦山古炮台,为游客进行党史宣讲服务。
焦山古炮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抗战时,炮台被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古炮台前,稚嫩的童音,细致的讲解,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驻足倾听。此次宣讲,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们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激发了爱国情感。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4月9日上午,在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前,来自润州区金山湖小学全体三年级学生高声朗读陈毅元帅的诗句,并面对少先队队旗发出庄严的誓言,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十岁成人礼。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教育部门遴选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的优秀讲师,组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通过自愿报名、优中选优,组建“红领巾少年党史小小讲师团”,积极开展党史宣讲活动。同时,结合重要节庆纪念日,广泛开展“青少年心向党”主题教育、“百师讲党课”校校行、“百人绘党情”书画大赛、“百校颂党恩”艺术展演、“百家学党史”家庭知识竞赛及本土教材《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读书征文等活动,让“红色活动”得到青少年真心喜爱,受到心灵启迪。
线上线下,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我们要珍惜当下,将这种红色革命精神发扬和传承下去。”日前,京口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来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开展主题为“在党旗下的成长”系列爱党爱国教育,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红色教育课。
4月12日,市中山路小学党支部联合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团委、研究生会、镇江市模型运动协会再次开展了以少先队员为主要教育对象的主题学习活动。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郭睿鹏和队员们共同回顾了影响一代代接班人的“红船”精神;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张华向少先队员们介绍了江苏大学坚持为农服务的光辉历程。中山路小学少先队员代表向老党员、团员汇报了学校从苏南镇江区干部子女学校创立以来,走过的70载光辉岁月。最后,大家一起齐唱歌曲《中国红船》。
在做好线下教育的同时,全市大中小学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板报、橱窗、走廊等进行党史文化宣传,开展“红心永向党”党史教育主题小报、黑板报等评比。开辟网上党史教育专栏,用好公众号、博客、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丰富线上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建设镇江市青少年网上党史学习教育馆,通过更具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历史事件,提高育人实效。
研学寻访,让“红色少年”健康成长
身临其境,方知初创之艰难;瞻仰故地,更感先贤之崇高。
4月17日下午,丹徒区宝堰镇南端海拔133米的华山脚下,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这支近20人的队伍中,有10余名宝堰小学的学生,有令人敬重的共和国功臣及其后代——新四军老战士毕小毛,新四军老二团战士曹海青的儿子、宝堰镇徐巷村村民曹红林,新四军老战士林荣才的儿子、宝堰镇南宫村村民林竹元,还有一位百岁老人,是当年华山战斗的目击者胡月喜。
位于前隍村西南的华山,是茅山北麓,宝堰镇的制高点。1938年,在这里,新四军打响了茅山根据地“反扫荡”的第一枪!“我亲眼目睹两名新四军女兵中弹牺牲,两人都倒在了本村的稻田里,她们看上去才十几岁、二十来岁!”在华山战斗的发生地,听着胡月喜老人的讲述,在场的每个小学生都眼含泪花、心怀敬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中小学组织的寻访活动一直在上演:市红旗小学少先队员们来到镇江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李元喜家中,聆听老人讲述峥嵘岁月中的革命故事;京口实小的少先队员们寻访参加抗美援朝的老红军,与老人共同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
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讲好身边的党史故事……结合“镇江党史研学精品线路”、红色“青年学习社”手绘地图,我市精心设计青少年红色研学路线,开展寻访“我身边的老党员、老战士、先进典型”和志愿服务,让他们在研学、走访和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了解家乡红色文化、历史变迁、发展成就,提升自我认知,传承革命精神,加快自我成长。(记者 王鹏程)摄影 马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