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农村环境开启“永久美颜”
2021-11-10 09:15:00  来源:镇江日报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硬任务。农村面貌越来越靓丽,落实好农村基础设施常态长效管护,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民心工程、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工程,更是确保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

今年以来,我市聚集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并在全省率先印发《镇江市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行动方案》,高标准创新管护方式,通过“多管齐下”实现“有效管”。由此开启农村环境“永久美颜”模式。

管护一体化可视可研判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我市自主研发了面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数字化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目前,“镇江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一体化”平台已经上线。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黄钰之介绍,“镇江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一体化平台”涵盖了政策解读与宣传报道、设施可视化展示、设施维护闭环处理、设施实时监控、现场实时视频连线等功能,“在此过程中,我们引导通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参与平台开发建设,加速推动‘5G+互联网’向农村基础设施延伸、覆盖,实施24小时信息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实现一个平台全方位、管细节、管到位。”

以设施维护闭环处理功能为例。村民不仅可以在手机端上报基础设施的状态,还可以查询到基础设施对应的管护人员信息,网格员根据上报信息进行研判,交由村(社区)组织人员进行基础性维护,或由相关职能部门等委派专业人员维护处理。处理后由网格员反馈至事件上报村民,真正实现上报、处置、反馈、评价全流程闭环处置。

推广“八位一体”经验做法

自2013年底被确定为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单位以来,扬中市聚焦农村公共服务运行中常见的“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管不好事”等难题,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集农村垃圾收运、河道保洁、绿化管护、道路管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村容村貌“三乱”整治、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维护、文体活动设施管护“八位一体”的运行维护机制,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路。

这一模式入选了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专家点评认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严重供给不足的同时,“有钱建无钱用”“有钱建无钱管护”“重建轻管”是十分突出的问题,镇江扬中创新探索的“八位一体”农村公共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突出特点表现在完善政府、村干部、村民之间的职责分工,多元参与形成合力;兼顾公共设施管护与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既有利于管护队伍专业化又具有扶贫帮困效果;注重管护标准化建设,强化检查和考核,将管护状况与责任人的收入挂钩。“这套机制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

随后,我市全面总结扬中“八位一体”经验做法,打造村级公共服务“扬中模式”,因需设岗,快速组建基层“网格员+专业管护人员”的管护队伍,充实管护力量,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村低收入群体加入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队伍,帮助解决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的就业问题,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拓宽渠道保障“有钱管”

如何保障资金投入,真正实现“有钱管”?黄钰之介绍,一方面,我市全力保障年度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财政支出,市财政围绕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清单中13个大类22项子类科学、合理安排管护资金,年度累计安排财政预算资金6248.2万元。“同时,不断完善资金支持政策,累计安排60余万元用于支持试点地区开展试点示范;4家涉农板块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分别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3200万元、3000万元、3956万元,用于当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

另一方面,为拓宽经费渠道,强化资金保障,市发改委建立健全财政补贴资金合理增长机制,对村(社区)根据区域位置、人口规模,给予相应补助。根据“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通过出让冠名权、广告权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参与管护,有效增加设施收益,投入到设施新建及后期长效管护。本报记者 朱婕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