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假,孩子天天看手机”“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陪伴”“想培养孩子文艺特长,不知去哪儿”……记者昨天从海陵区获悉,“双减”政策下,为解决部分家庭孩子节假日无处学、无人看护等问题,该区城南街道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志愿者们共同打造“益起来”青少年服务中心,开设“益起读书吧”“益起运动吧”等课程,让更多孩子“减”去负担,“增”加快乐,实现全方位幼有所育,深受居民欢迎。
上周末,记者在城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看到,随着儿歌《大手牵小手》的播放,“益起运动吧”课堂开始上课。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学的一板一眼,有模有样。“老师再放一遍音乐吧”“我还想再跳”,在体操运动中感受到快乐的孩子们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倦。
“我把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快乐体操》带进了社区,让孩子们在游戏化课程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同时增强体质。”来自泰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志愿者老师童话说,节假日她常会来到街道,指导孩子们进行课程学习。
亮亮(化名)今年上三年级,因先天性听力障碍植入人工耳蜗,学习起步要比同龄孩子晚。“益起来”青少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安排志愿者老师为他量身定制课程,每周免费上门授课。现在的亮亮生活积极向上,学习刻苦努力,已经与同龄孩子玩成一片。
据介绍,依托城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益起来”青少年服务中心锚定家庭困难的适龄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免费提供两门以上的课外活动课程(每门课程不低于20个课时),以满足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以社区科普馆、会议室和图书馆为载体,“益起来”青少年服务中心针对社区孩子、双职工家长的所想所需,还开设有公益课堂。
截至目前,海陵区城南街道以社区教育学校牵头,社区科普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图书馆等为载体,先后投入117.6万元,为“益起来”青少年服务中心增添科普展教具和图书。针对双职工家庭,在社区开设“爱心成长班”,累计受益青少年达12730人次,参与志愿者538余人,累计服务时间2044小时。各类公益班的开设,填补了双职工家庭的“真空”教育时段,让父母的后顾之忧少一些,让孩子的学习成长环境更好一些。
“在‘双减’新常态下,‘益起来’青少年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开设既符合时代背景、家长需求,又深受孩子喜爱的课程,不断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竭力为孩子成长塑造了良好的社区环境,让‘有质量、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海陵幸福教育品牌进一步沁入人心。”海陵区城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静芝说。
(记者 顾佳 通讯员 金也婷 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