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日晴空,俯瞰沭阳:蓝色的是河,绿色的是树,红色的是花,黄色的是果……花团锦簇恍若仙境,五彩缤纷美似画屏。
沭阳城区一隅
“坚持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发展核心,完善功能,改善民生”,宿迁市沭阳县从园林、水系、景观、产业等方面精心布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建设美丽沭阳,着力打造成为“江苏生态大公园”中的“沭阳盆景”。
道路“立”起来,打造景观特色
横贯沭阳城区宽敞八车道的苏州路,按照“可进入、可共享”的要求,对两侧绿化带加以升级出新:邻近商住小区地段,铺设林荫步道、新建微广场;途经商业门店处,配置休闲座椅;平交路口节点,添加造型景观,在渠化后的隔离岛上,栽植应时花草……
上海南路景观鸟瞰
苏州路的特色样本,推而广之。广州路上,柳枝舞春风;临安路,梧桐遮夏荫;长安路沿线护栏上,吊挂着凌霄花;上海南路地道桥(铁道下穿)的边墙,缀满了月季、蔷薇等,边墙化身“花墙”。
“一路一树、一路一花、一路一景”,城区的主、次干道两侧,春、夏、秋三季保持着“姹紫嫣红”的景观效果。
公园“活”起来,滋养人文特质
城市的公园、广场,喻称“会客厅”。沭阳县以“增花、增绿、增彩”为重点,精心打造“花园中的城市”底色,近年新建、改建55万平方米的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35%。
沭河健身公园
与“出门见绿、上街见花”相呼应的是,沭阳县着力“活化”城市中的公园,留住历史根脉,激活时代记忆,光大城市印记——
位于沭河岸边的法治公园,沿健身步道两侧安放着众多历史上的法学名人雕像,并附有生平传略;介绍中外法典(系)的石碑、镌刻着法学名家语录的醒柱、讲述判讼断案的故事墙,一尊铸有“裕民正风”的铭鼎,一座寓意“警钟长鸣”的巨钟,凸显出缘法而治的建园主旨。
法治公园鸟瞰
走进八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长廊里,一幅幅浮雕再现了沭阳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第一次开展武装斗争、远近闻名的桑墟“臭狗阵”、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沭阳领导抗日斗争等情景。设在青少年广场上的国防教育园,陈列着捐赠的退役歼6飞机、63式水陆两栖坦克,以及高射炮、榴弹炮等兵器。
漫步沭阳城区,原址原貌复建的吴印咸故居,正在建设中的迎薰门遗址公园,以及分布于城区各个桥、路等交通节点的“沭水之阳”“淮海戏韵”等雕塑,更是串联形成了特色文化的新地标。
河道“动”起来,润泽多维特性
流经城区的老沭河,随着时光的流逝,失去了昔日航运的繁盛,只剩下纳雨排涝的功能。为让城市更具水韵灵性,沭阳县舍得“把钱投在水里”,打造水清景美的老沭河生态彩带。
亲水生态游园景观
按照兼具“排涝+景观”“亲水+生态”“游园+文化”等要求,沭阳畅通水流循环,种植菖蒲等水生植物,适当放养鲢鱼、鲫鱼等鱼类调节水质,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在沿河两岸,配建亲水平台、滨河广场,设置景观廊架和景亭,栽植23.8万平方米的乔、灌、花、藤、草相搭配的景观绿地,在林荫间又铺设赭红色的透水混凝土步道,且采用桥洞下穿的设计处理,构成南北贯通的不间断步道系统。老沭河健身公园华丽蝶变为沭阳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成了群众休闲游玩的首选之地。
田园“名”起来,烙印花乡特征
绿美与共绕城郭,花发诗情在田园。
沭阳县借助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东风,依托“南花北移之地、北木南迁之所”的地利,发动群众,走“花”路、念“花”经,花木种植面积达60万亩,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全国二十分之一。
亲水生态游园景观
由花海变人海,创造美好生活。沭阳努力推动“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有效对接,唱响“种美景——卖风景——图‘钱’景”的“美丽经济”之歌。
苏台多肉基地
塑品牌,因花而盛:三叶园林成为全国最大榉树种植基地,苏台园艺成为全国最大的多肉穴盘苗生产基地,桑墟镇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首家通过榆叶梅森林认证证书。“沭阳月季”“沭阳地柏”“桑墟榆叶梅”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花木产业进入品牌发展2.0时代。
胡家花园鸟瞰
提颜值,因花而“名”:“一门三进士、淮海第一园”的胡家花园所在地——周圈村,“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榜上留名;“百年古栗林”相伴的新河镇双荡村,跻身“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生态立县的沭阳,成功入选“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
以花为媒,以绿兴业,沭阳向着“建设全国花木产业第一县、争创全国花木经济第一园”的目标,发力挺进,“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画质越发精美,气韵更加动人。(摄影 丁华明)
作者:王倬 彭成 桑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