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在外地打工,不要一直想家里面的事!还有,明年可以回来陪我吗?”
7月20日下午,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皓首童行”暑期实践活动团队的17名大同学在泗阳县卢集镇成子湖社区和当地30多名留守儿童一起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看着小纸条上孩子们朴素的心愿,大学生们瞬间被感动了。
从7月11日到7月20日,大学生们冒着高温酷暑,克服各种困难,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乐,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充实、快乐且值得回味的暑假。
徐竹萱和徐家佳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一学生,每年暑假学校都要求学生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了扎实做好这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设计了“皓首童行”这个项目,聚焦老年人与留守儿童,并在他们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双方双向互动,并长期保持联系,构建起良性生态圈系统。
徐竹萱告诉记者,老人和孩子都是需要被关注和关爱的对象,通过在学校前期招募,最终形成了17人的团队,并把实践活动地点选择在泗阳县卢集镇的成子湖社区。
这期间,大学生们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红色知识讲座,有针对暑期的安全知识讲座,还有传统文化方面的书法、《三字经》的学习等,还有结合南航特色的航空航天知识介绍以及制作航模等,这些新颖、别致的知识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
“我们竭尽全力想把每天的活动做好,我们每天都会总结前一天的活动经验,争取把第二天的活动设计的更好!”徐竹萱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兼顾老人和孩子,大学生们也费尽了心思。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每一个孩子都由专门的同学负责。每天放学的时候,他们都会把每一个孩子安全地送到家。徐家佳说,一开始把孩子送到家的时候,孩子的奶奶会笑笑说谢谢老师,后来会说到家里坐坐,喝口水吧。再然后,孩子的奶奶算好时间买好雪糕在家等着,还有人会送洗好的水果,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虽然没说什么话,但他们的举动行为真的让同学们特别感动。
7月20日是分别的日子,大学生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包饺子,让孩子们在小纸条上给亲人写一封信,诉说心中的想法,很多同学都把信写给了陪伴自己只有10多天的哥哥、姐姐。
“亲爱的哥哥姐姐,美好的时光那么快就过去了,是你们教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在这10天里,我很开心,也是我在这个暑假里过得最开心的10天。虽然我们不舍,但祝福你们……”小纸条上,李雨菲的留言感动着大家。
“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虽然比较短,但是这段经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回忆,暑期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依然会关注老人和孩子们生活。”徐竹萱说。
记者手记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用心更要用情
每到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曾有一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问卷调查表明,48.51%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仅仅是走形式、浮在表面”。甚至有不少大学生表示,社会实践只是为了能在简历上“增光添彩”,在学期末的素质评优上多加几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本应是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大好机会,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些重形式轻内容、重功利轻实效等做法,却使好端端的社会实践活动“变了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皓首童行”小组同学这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提供了一些积极的探索。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放假前约一个月时间,便开始着手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筹备,包括活动地点的选择、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收集、活动日程及吃住行的安排等等,小组进行了通盘考虑,并反复讨论其可行性及效果,多次修改完善方案,到了地方后,还结合实际情况对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补充。
就连小组人员的筛选也力求最优,来自经济、法律、自动化等多种专业,考虑到了农村社区的多样需求。正如小组负责人所说,“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准备充足,踏踏实实地深入进去了,每个人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得到了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须抛掉“表面功夫”,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否则只能是浪费时间。
南航的大学生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选择在泗阳县成子湖片区的村居,这些平时很少到村居的大学生们到了目的地后,立即扑下身子,深入农家了解情况。十多天时间里,每天的活动安排得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安全知识普及”“航天知识普及”“学习读书汇”……每一项活动,都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沉浸式”大学生社会实践用心,用情,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