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高颜值”与历史文化内涵的黉学街、烟火气四溢的宝龙二十四街……近年来,宿迁市在市区累计完成了230个治理项目,打造了黉学街、宝龙24街、洪泽湖东路等一批治理“示范样板”。相关案例先后入编住建部《一切为了群众的美好生活》《大美城乡 安居中国》两本书籍,并在住建部的推荐下,由宿迁市城管局作为全国唯一城管部门代表,在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城市治理创新实践全国论坛上作主题发言,分享交流“城市公共空间集成化治理模式的宿迁探索与实践”做法。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为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宿迁市由城管局牵头构建了城市公共空间“集成化”治理新模式,加快完善功能、塑造特色、优化环境、传承文化,“可爱城市”魅力愈发彰显。截至目前,市区累计完成230个治理项目,打造了黉学街、宝龙24街、洪泽湖东路等一批治理“示范样板”。宿迁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尤文胜介绍,宿迁市立足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让城市更可爱”的目标,把“可爱”作为打造城市发展的标准,让宿迁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具备有颜值、有特色、有活力、很自豪、很温暖等“特质”。
“让城市更可爱”,短短六个字,想要真正实现具有不小的难度。为此,宿迁市在深入调研、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精准对标对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全国文明城市长效建设等要求,科学制定了《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和建设管理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住小区等“九大单元”,紧扣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序化、特色化“六化”目标,推进空间功能优化、市容环境提质、基础设施更新等“六大行动”,每年编排实施100个治理项目,集中解决城市功能配套不足、权属界定不清等50项问题,由表及里塑造、点面结合打造,给城市赋予可爱的面貌和灵魂。
“城市的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都体现着便民利民的施政理念,显示出对特殊群体的悉心关怀,规建管中彰显出人性化,烟火气中包裹着人情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温暖人心。”在对可爱城市进行思考和调研中,宿迁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座“可爱的城市”应该是具有浓浓人情味的。
为此,宿迁市深入开展片区化、集成化和专项化治理,不断改善城市空间“硬件”与“软件”“气质”与“品质”。从补齐民生短板、守好安全底线、优化居住环境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卫生死角消除、违法建设拆除、杂乱招牌整治和凌乱管线整规等行动,先后消除环境卫生死角5600余处,拆除违建20万平方米,清理整规各类管线170万米,更新改造广告招牌8600余块,累计收回被侵占城市空间42.3万平方米。
同时系统性优化空间功能布局,高标准开展片区和专项规划设计,从市政道路、建筑立面、夜景亮化、功能设施、城市家具、店招标牌等全方位入手,实施一体化集成治理。截至目前,累计硬化改造道路74.5万平方米,铺设疏浚管网37.4万米,新建改造绿化263.1万平方米。而在重构空间特色基因中,宿迁市坚持把公共空间治理和文化记忆延续、弘扬新时代精神等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个性化设计、特色化治理,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了30个背街小巷,一批承载宿迁印记的老街巷,变身成为历史文化、餐饮文化、网红文化“新坐标”,黉学街、矿山路等10个背街小巷入选住建部“我为群众办实事”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全国试点。
针对治理中的焦点难题,宿迁市始终做到联动发力、精准治理、合力攻坚。“以居民小区中反映强烈的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例,我们探索构建了‘党建+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机制,建设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156个、覆盖898个小区、覆盖率100%,工作站实行值班式实体化运转,形成‘支部吹哨、部门报到’协同高效的问题处置机制。”宿迁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共销号整改小区各类问题近2万个,有效打通治理工作“最后一米”,实现小区环境和群众满意“双提升”。
此外,宿迁市还积极探索将信用手段引入城市管理,对沿街商铺、工程渣土、户外广告等城市管理领域10项重点监管事项,建立了以信用为基础的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闭环式的信用监管体系,共收集监管对象基础数据信息24588条,签订和公示信用承诺书24588份,截至目前,累计实施信用积分处置6315次,有效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