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宿迁 > 正文
世界植树造林日|走近身边的“绿色卫士”
2023-11-02 09:41:00  来源:宿迁网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护林工作,常年与绿树为友,用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换来“绿水青山”,他们就是守卫在一线的“绿色卫士”。11月1日是世界植树造林日,让我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张用宪:护林护树60载

在宿迁,有一位85岁的老人,他为了保护树木付出了60年的心血,他就是宿迁市退休林业专家张用宪。据了解,他曾救治了江苏省名古树项王手植槐和周恩来总理故居的观音柳。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古树保护神”。

1964年,张用宪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积极响应时代号召,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云南省黑白水林业局下属第一林场工作,这一干就是16年。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他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宿豫区新庄镇有一片72亩的池杉林,是20世纪80年代初集体投资栽植的池杉丰产林。后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田地使用政策的调整,当地农民享受不到池杉林的“农补”。于是从2007年至2011年,当地农民多次到宿豫区上访,要求伐除池杉林,退林还田。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用宪主动上门协调,一边做群众工作,一边向宿豫区政府提供合理化解决建议。历经5年,经市、区两级领导8次批示,最终化解了矛盾,保住了池杉树林。如今,宿豫区杉荷园景区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这片池杉林也是宿豫区杉荷园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弥补宿迁没有详细介绍当地古树名木的书的空白,张用宪主动担负起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一部旧相机、一个记录本,开始了“千里走单骑”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冒着严寒酷暑,白天寻访、拍照、记录,晚上熬夜整理笔记。就这样,历时3年,他查到4273株古树,最终把宿迁的古树名木整理成册,出版了7万字的《宿迁市木本植物志》和10万字的《宿迁市古树名木》,并亲手绘制了宿迁市古树名木分布图。其中,《宿迁市木本植物志》填补了史库空白,在全国绿化委员会备案。

王政敢:一草一木皆有情

行走在乡村的道路上,从事植树造林工作20余年,对于53岁的王政敢来说,每一棵树木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茁壮成长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王政敢在农村长大,对树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少年时期,我大哥就是当地的农业技术员,他在家里繁育过杨树苗,那时我就觉得很有趣,后来我退役来到宿城区耿车镇原林业站,便一直从事绿化造林工作。”王政敢说,成为林业技术推广员后,他一边努力自学林业知识,一边整天钻进林子里观察苗木,一点点提升树木养护技能。

从事林业工作多年,王政敢忙于乡镇林业规划与林政管理,走遍了宿城区耿车镇各个村庄,将树木病虫害防治知识传授给村民。对于一些收入低的村民,他还会免费送苗木给他们种植。

一草一木皆有情。王政敢对自己培育的树木格外关爱,将其视作儿女一般精心呵护。2020年,他与多位乡贤一道,在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种植了一片“乡贤林”,如今凝望着棵棵绿树在阳光下一天天长大,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江苏好人”,宿城区耿车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乡贤,王政敢说,每一个身份都是一份荣誉与责任,激励着他做好每一件事。近年来,王政敢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有病虫害的树木,他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剪刀和小锯子进行修剪。他说,种树护林是他一生的追求与责任,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护林志愿队伍中,守护好绿色生态环境。

增绿护绿,宿迁倾力打造绿色美好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宿迁深入统筹推进国土绿化、林木保护等工作,全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截至2022年底,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9.87%,位列全省第三。

成绩的背后是不懈努力。近年来,宿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制定城乡绿化造林工作方案,高标准打造多个林业重点工程,广泛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将绿意延伸到乡村深处。

除了“增绿”,宿迁还建立健全林长制组织管理体系,做好“护绿”工作。在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中,每级责任人各司其职,有序开展林木保护工作。目前,全市确定市级林长15名、县级林长84名、乡级林长292名、村级林长1393名,努力实现了森林资源“一增、二保、三防”的目标。

在着力讲好林业故事方面,宿迁相关部门利用“世界湿地日”“国际爱鸟日”“世界地球日”等节日,组织进机关、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公众造绿、护绿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记者 王艳珅 周妮)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