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外出慢跑,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追赶日落,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幸福感爆棚……当下,正是运动健身的好时节。近年来,宿迁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各地户外休闲公共设施越来越齐全,供居民休闲健身的场所越来越多,健身器材越来越丰富,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持续完善。4月8日,记者前往不同的运动场景,感受“10分钟体育健身圈”带来的全民健身“新气象”。
健身步道让市民在“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
8日清晨,家住宿豫区的市民王梦瑶像往常一样来到中运河健身步道晨跑。“前段时间,为了备战‘迁马’,我每天都会来跑步。这里离我住的地方很近,空气非常清新,树木郁郁葱葱,经常能听到鸟鸣,如果跑累了,我就停下来慢走,欣赏风景,感觉特别棒。”王梦瑶说。
记者注意到,除了不少跑步爱好者在此处锻炼,还有不少市民在此散步,享受着悠闲时光。“最近天气变暖了,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就更加热闹了,因为风景好,来这里散步的市民非常多,而且这里还建有各类球场,吸引很多运动爱好者来此锻炼。”家住附近的市民乔女士说。
2017年,宿豫区启动中运河风光带提升改造工程,增设滨河木栈道、景观雕塑、湿地岛趣等景观。同时,根据市民需求,建有羽毛球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轮滑场、乒乓球场等各式健身场所,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
“近年来,我们围绕实现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目标,科学合理布局体育场地,配建各类体育设施,拓展群众健身活动空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让市民在‘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宿豫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免费供球、自带灯光!共享健身场地让生活更美好
“注意接球!注意接球!”4月8日下午,在位于宿城区的樱飞园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此享受运动时光,篮球场上,一幅充满活力的画卷徐徐展开,孩子们的笑脸上挂着汗珠,玩得不亦乐乎。
樱飞园配备儿童乐园、街头篮球场、标准篮球场、足球场等,是一个适老宜幼的运动休憩场所。记者注意到,在樱飞园的篮球场、足球场,这里设置了“共享”球架,免费向市民提供篮球、乒乓球、足球等,这让不少市民感到贴心。
“今天我和朋友本来只是想到这里散散步,没想到有篮球可以免费使用,这一下就勾起了我们的运动欲。”在篮球场打球的市民赵先生说,这样的共享健身场地对喜爱运动的市民来说非常实用。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享受运动,宿迁的古黄河水景公园、运河湾公园、古黄河雄壮河湾公园等均设置了“共享”球架(箱),篮球、足球等球类设施均可免费使用。市民来到这些共享健身场地,随时都可以痛痛快快打上一场球。此外,这些场地还安装了可以由市民自行开关的照明设施,即便夜色降临,市民也可以继续运动。
近年来,宿迁深入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将共享空间从草坪、林下等拓展到共享绿地内的各类球场、运动设施等,目前,全市免费开放的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活动场地共有300余个,这为运动爱好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体育+公园” 尽享运动乐趣
当日,记者来到位于宿豫区的运河体育公园。“传球,传球……”只见在该公园的足球场内,一群年轻人激战正酣,他们身体敏捷,动作灵活,熟练地抢球、传球,引起一阵阵欢呼声。
“我们每天都过来踢足球,这里还有乒乓球和羽毛球的运动场地,不少市民会带着孩子过来运动。”市民陈涛说,运河体育公园内体育设施很丰富,是不少市民体育运动的“打卡点”。
记者注意到,公园内还安装了智能健身器材,不少市民正在此锻炼。“我家就住在这附近,最近每天来这里运动的人非常多。这些智能健身器材印有二维码,扫码后不仅可以参照健身视频进行锻炼,还能记录下我的运动过程。”市民沈女士说,智能健身器材为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健身体验。
在该公园的儿童娱乐区,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尽情玩耍,欢笑声不断。“这里的滑滑梯、秋千都很适合孩子玩,我没事就会带着孩子过来玩,到了周末,这里就更热闹了。”市民陈新丽说,多样化的游乐设施,使得运河体育公园成为“遛娃”好去处。
运河体育公园布局休闲健身、体育训练、玩耍娱乐场地和设施,满足各年龄段休闲、运动需求。“公园配置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充分彰显体育公园主题特色。”运河体育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丰富多样的运动场地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健身锻炼,尽享运动的快乐。
构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营造全民健身“新气象”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体育关乎着民生福祉。为了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近年来,宿迁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目前,宿迁已建成标准化体育公园15个,建成健身步道超过600千米,乡镇体育公园建成率100%,农民集中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建率超过80%,行政村体育设施配建率超过95%,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63平方米。
此外,宿迁通过因地制宜利用街角“边角料”地块、河道岸边留白处规划建设集文化、生态、健身、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多元融合功能型“口袋公园”,扩大体育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配备齐全的运动新空间。
“接下来,我市将加快提升‘10分钟体育健身圈’功能,全面推进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编制体育场地设施布局空间规划,明确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配置体系、总体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社区常住人口总量、结构、流动趋势相衔接。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在城市空闲地、边角地等建设健身场地设施,利用‘公园绿地、小区空地’等零星地块,改建笼式运动场地,打造小型社区体育公园。推动居住小区配建体育设施,落实有关要求,建设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嵌入式球类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采取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强嵌入式运动场建设。到2025年年底,计划建成700余片体育场地。”宿迁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