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法珍,女,汉族,1955年6月出生,淮安市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延安路社区居民。
2002年,左法珍的丈夫突遇重疾,瘫痪在床,左法珍对丈夫不离不弃,细心入微的照顾了整整20年。同时,她还一直义务照顾住在同一栋楼的现已92岁的独居老人和70岁的瘫痪邻居。2022年,左法珍的丈夫去世,很多邻居都来安慰她,陪伴她走出阴霾。在熬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后,她联系了清江浦区红十字会把丈夫的多功能病床及康复设备都捐出去,用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不离不弃,照顾瘫痪老伴20年
左法珍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江西安家,左法珍夫妻二人在淮安生活。2002年,丈夫在家中因突发脑梗引发瘫痪,无法工作,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压在了妻子左法珍的身上。左法珍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丈夫,并带他四处求医,甚至把家搬进了医院,“被子、衣服、轮椅、折叠床,座便器全套都齐了。”左法珍整日陪着丈夫做检查、接受治疗,日夜精心护理,喂饭喂药擦洗身子从不假手他人。在淮安治疗一段时间无果后,她便独身一人带着丈夫来到南京求医。夫妻二人蜗居在仅有10平方米的房间里,她买了一个轮椅,每天坐地铁推着丈夫去医院理疗按摩。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可能老天也会眷顾苦命人,在左法珍的悉心照顾和医院的治疗下,她的丈夫慢慢可以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令左法珍惊喜不已,感觉自己的这些付出也都值得了,便开始启程回到离开了两年多都已经有点陌生的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0年。期间,丈夫两次发病,左法珍都寸步不离。2019年,丈夫病情加重,为了方便照顾丈夫,利于他病情的恢复,她购买了多功能病床、气垫等设备,自己学习使用方法,了解如何更好地帮助病人复健。丈夫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瘫痪在床20年间身上从未起过一个褥疮,这令医院医生都惊叹不已。2022年3月,左法珍的丈夫因病重不幸去世。那段时间左法珍仿佛失去了灵魂的提线木偶,整个人变得十分消沉,终日以泪洗面。2022年6月,左法珍来到社区请工作人员帮忙联系红十字会,把丈夫的多功能病床及康复设备捐出去,用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邻里相望,义务照顾瘫痪邻居
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患病的丈夫,左法珍还悉心照料着患有偏瘫的70岁邻居刘兆风。2008年,刘兆风因中风导致偏瘫,左半边身子难以活动,虽然和儿子、儿媳同住,但因为孩子们都要上班,难免有照顾不及时的时候,后来,刘兆风的丈夫也去世了。就在这时,住在隔壁楼栋的邻居左法珍站了出来,在征得刘兆风家人的同意后,她扛起了照顾刘兆风的担子:“她太辛苦了,邻居之间不互相照应一下,她要怎么办呢?”左法珍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去帮助她,不仅常常为刘兆风做早饭,还帮着打扫卫生、收拾屋子、洗晒衣服,包饺子时,总会送一些过去,换季时,也会帮着收拾屋子……渐渐相处下来,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左法珍的事迹为街坊邻居所称道,也登上了当地的“好人榜”,但她依然维持着纯粹的初衷:“15年了,也有感情了,不想图什么回报,只希望趁还有力气的时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她。”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左法珍没有想过太多,她说:“现在我身体还健康得很,只要还能活动,每天就都去看看她。”
积极助人,暖心陪伴高龄老人
和左法珍住在同一栋楼的赵秀华老人今年已经92岁,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儿子在外地工作,是典型的空巢老人。2018年,左法珍偶然了解到赵老人家的情况,“我想她的情况很需要帮助,我家离得又这么近,上下楼梯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左法珍几乎有时间就会上门去看看老人的情况,问问她有什么需要,“平常就是帮她搞搞卫生、收拾屋子,买买菜、做做饭。逢年过节的时候再给她送点粽子、饺子这些。”闲暇时,左法珍还会到赵秀华家中,和她聊聊家长里短,天气晴朗时,就约赵秀华一起外出散步,放松心情,帮她缓解不良情绪。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让赵秀华老人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我儿子离得远,平常全靠她的照顾,还有社区的帮忙,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赵奶奶说,有时候身体不舒服,左法珍知道后都是二话不说给她送去医院,跑前跑后,不是女儿胜似女儿。不久前,老人的儿子从南京回来,打算接她过去同住,可老人却怎么也不肯去,老人说她已经离不开左法珍了。
爱有回声,她们帮她走出阴霾
丈夫去世后,刘兆风和赵秀华一直陪伴着她,推着她向前走,领着她走出阴霾。赵秀华常常步履蹒跚地去找她聊天;患有偏瘫的刘兆风平时走路都已经十分困难,却也天天拄着拐杖去她家陪伴她。结交在相识,骨肉何必亲。有此友情,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左法珍的脸上,她说:“我想通了,人不能一直活在悲痛之中,要坚强地面对以后的生活,要向前看,我想他也希望我这样。而且我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一个‘好母亲’,和一个‘好姐姐’,人要珍惜拥有的活在当下。”现在,左法珍利用空余的时间,带着自己88岁的老母亲去扬州走走,多多地陪伴她,照顾她。
左法珍荣登“新时代淮安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