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红帐篷”前,那些可敬的志愿者
2020-03-12 09:10:00  来源:新华日报  

老小区配套设施不全,无疑给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在这特殊时期,南京许多老小区门口都出现了一顶“红帐篷”,里面摆放着一套桌椅、挂着一只喇叭,每当有人进入小区时,就会有穿着马甲或是戴着袖章的志愿者走出帐篷,将其拦下,测量体温。

3月10日,记者走访了南京多个“老小区”社区疫情防控检测岗,采撷志愿者的镜头故事。

镜头一

“刘阿姨,您又出来买菜啦?出入证带了吧?忘了的话等会儿可进不了门喽!”杨娟亲切地提醒外出人员。作为一名党员,她从2月3日起定点在南京凤凰西街229号执勤,配合社区发放通行证,在小区出入口做好登记管理。虽然不是这个小区住户,但只花了十多天,她就与小区的大部分居民“混”了个脸熟。

“我佩戴了党徽,在执勤检查时,大家就更加信任配合。”杨娟说。杨娟家有一个即将中考的儿子,“他觉得妈妈作为一名党员,在一线帮助大家,很酷。我也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希望他将来能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多做贡献。”

在执勤过程中,杨娟也遇到过困难。有一次,一名自称是朝天宫社区工作人员的男子想强行进入小区,但又说不清楚自己来的目的,也不配合检查。杨娟禁止其进入后,他一直尾随杨娟,并多次进行言语骚扰。这时,进出的居民了解情况后都站在她身边保护她,并拨打110叫警察,该男子一见人多,灰溜溜地走了。

镜头二

3月10日下午,记者在莫愁湖西路偶遇汤国生时,他正背着手,站在公共阅报栏前,一边读报一边晒太阳。如果不是手臂上套着“平安志愿者”的红色袖章,记者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位眉毛花白的老人家,还出来做志愿者。

“我看新闻联播,武汉疫情太严重了,就想出来为国家做点事。” 汤国生指着身后的小楼说,这个小区只有一栋楼,共29户人家,由于临近四岔路口、地铁站,人流混杂,非常不利于疫情防控。汤国生从1月29日开始在这里值班,每天下午2点到6点半。

记者注意到,小区大门建在人行要道边,又面朝马路,故没有搭建检测岗的岗亭。前两天下雨时,汤国生只能打伞站在屋檐下避雨,然而老人并不觉得自己辛苦:“每天给进出的人员测体温,也不是多累人的事,跟前线医生不能比。而且值班40多天,29户居民我已经全认识了,外人一眼就能瞅出来。”

镜头三

建邺区南湖路上,50米不到的距离就有5处用蓝色铁皮板封住两面墙之间空隙的“补丁”。这些“补丁”封住了辖区内商铺通往马路的门,也封住了小区的出入口。“小区一楼都是商铺,五金店、杂货铺、小超市、电动车维修店……进出口太多了,没有物业愿意接手管理。”莫愁湖街道蓓蕾社区疫情防控检测岗的志愿者王汉林说。

王汉林在这儿住了21年,之前也协助做一些小区管理工作,对大部分人都比较熟悉,当志愿者再合适不过。“外来人我基本上一眼就能发现,我们家一共六口人,四个都来当志愿者了。”

正因为王汉林长期为大家服务,小区内的居民都很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还有人给执勤岗送来酒精、馒头、苹果、口罩等,“这些温暖,让你觉得值,我们的付出大家都看见了。”

镜头四

“填写完‘宁归来’,请再扫一下我们凤凰街道的二维码,登记信息,谢谢!”在莫愁新寓社区居委会门前,志愿者拦住刚刚从外地回来的男子,按要求查询其14天行动轨迹、登记信息。不远处的路障旁,站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手中拿着额温枪,给路过的每一个人测体温。

“社区在大年初三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党员宣传队、党员预备队和党员突击队四支队伍。招募令一发布就有许多党员前来报名,其中有许多六七十岁的老党员。”莫愁新寓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刘红说。

刘红介绍,莫愁新寓社区在辖区内一共设立13个卡口,其中8个无物业卡口由志愿者、机关干部、街道干部和社工站岗执勤。“因为小区太零散了,所以只能采取封闭小区内部道路的办法。如胜棋里特别分散,一共封了5条路,才把9栋楼圈在一个院落里。” 刘红说,虽然在交通上造成不便,但居民都很理解,偶尔遇到不配合的住户,志愿者还没开口,一旁的其他居民就已上前劝阻。

镜头五

“24小时值守非常辛苦,你们的付出让每天从门岗走过的居民看在眼里,很感动。”3月10日下午3点,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十字街社区书记郭阳,在小区门口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点赞。

十字街社区,辖区内有居民楼61幢2431户。除8个有物业管理的封闭小区外,另有22个零散(独幢)小区,共24幢楼,绝大部分都是沿街敞开式散居,一幢楼就是一个小区,无物业管理。郭阳介绍,针对这些零散小区,每天晚上组织人员进行“扫楼”、登记信息,还有就是加强志愿者招募,一个带动一个。目前8个零散小区卡点共有46名志愿者。

83岁的老人王教清,1957年入党,从社区设置卡点、招募志愿者开始,就主动报名。他说:“我是党员,受党的关心教育多年,关键时刻,必须站出来,有力出力,这是我应尽的义务。”

本报记者 洪 叶

见习记者 田墨池

责编: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