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对229名在宁工作的韩国企业高管和家人来说,特别令人难忘。从韩国回南京后,他们陆续被接到南京经开区一家酒店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在这个“暖心驿站”,他们享受到无差别的“新南京人”待遇,体验到最硬核的疫情防控服务。3月11日上午,首批隔离满14天的22名韩国友人顺利解除医学观察。
2月27日,南京翠屏新港假日酒店。一群韩国来客经过机场安检、测温、排查等严格程序后,被专车接到此地。为了这批特殊来客,南京经开区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涉外专项组,连夜组建起一支“多兵种军团”。
“我们是‘第一接触人’,每次接机都得等四五个小时,有几次因特殊原因在机场等候了10多个小时,为的就是把好韩国客人安全入住酒店的‘第一关’。”负责现场接机的经开区企业服务局副局长陈鹏飞说。
为了服务好这些客人,酒店把能来上班的员工都叫了回来。40名服务人员穿上防护服,为被隔离的韩国客人近距离提供客房服务。医学观察离不开医务人员,附近的西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高慧华挺身而出,带领四人医护团队入驻酒店。由于言语不通,原迈皋桥医院医教科主任、精通韩语的朝鲜族主治医师马亮述被邀请来。接到栖霞区卫健委的电话后,这位62岁的退休医生二话没说,第二天一早就赶到酒店。
在酒店隔离点,医疗保障有区卫健委派驻的医护人员,摸排信息有经开区经济网格员,安全保障监管、医用垃圾处理有公安、应急管理、环保等部门派驻人员,一个紧密的战“疫”集体很快集结。
“酒店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入住!”“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让我们一起加油!”……3月9日上午11点25分,记者探访酒店,随处可见这样的中韩双语场景布置。时值开饭时间,餐厅经理丁瑞瑞、章王琪把数百份韩式快餐装上小推车,交接给身着防护服的张青青、郭传平往楼上搬运,分发到各个房间。
“每次查房都要3个小时以上,穿着防护服一身汗,护目镜全是雾。”高慧华每天早上带医护团队挨个房间测体温,专业消杀人员跟在后面一路消杀。“下午再花2个小时挨个打电话询问体温等状况,晚上填写报表,上报给卫健委等部门。”高慧华说。
3月1日上午,一位韩籍企业高管的妻子因肾结石剧烈腰痛,专项组立即联系仙林鼓楼泰康医院,为其穿好防护服后陪护到医院输液治疗;3月6日深夜,一名4岁小朋友因受凉导致发烧,医护人员迅速将其送往市儿童医院,经核酸检测、专家会诊、治疗,回到酒店已经是翌日凌晨1点多。
“南京对待韩国人的细心和用心让我们非常感动,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在宁所有韩国公民对南京市再次表示真诚的感谢。”3月10日,南京韩国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朴点奎给南京市委写来感谢信。
本报记者 李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