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当口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20-05-22 08:58:00  来源:新华日报  

“三级响应”下,疫情防控进入以预防为主的阶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天热了,尽管戴着口罩有些闷,但人们在公众场合还是自觉佩戴口罩,“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别人”成为一种自觉。“520”当天,各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对对准新人戴着口罩排队的画面是疫情中自律与美好的最好注脚。佩戴口罩的日子,人们的卫生习惯、人际距离、社会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口罩文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社会文明素质提升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重建公共卫生观念

“真是巨大的转变!”林晨晨用得意的语气说:“就在2月疫情最猛烈的那阵子,我劝爸妈戴口罩,九牛二虎之力都用上了,二老简直就是倔脾气,认为我小题大做,但现在他们反而比我更注意防护了。”

4月,鲜花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绽放。林晨晨发现,在生活中粗糙了一辈子的父母突然变得“讲究”起来: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出门则要带两个一次性口罩,一个是在密闭空间时佩戴,另一个留在包里备用;过去父亲晚饭后都要跑去外面的棋牌室,边抽烟边玩“掼蛋”,一坐就是一晚上,母亲没少抱怨但不起作用,如今父亲将兴趣转移到饭后湖边走上,皆大欢喜;在带孙子这件事上,母亲和嫂子的关系也缓和不少。热衷科学育儿的嫂子一向反对大人用自己的筷子给宝宝夹菜,因为疫情,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也迎刃而解。

戴口罩本是无奈之举,却促发了公共卫生习惯、文明生活方式等“由外及内”的变化。

饭前要洗手,这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卫生习惯,过去却没有多少大人能完全做到。古代就有分餐制,但现代人却喜欢围坐在一起“共享”。疫情之后,餐桌上又重新摆上了公筷,只是适应起来还需要个过程,一个人两副筷子,吃着吃着公私就混淆起来,让人啼笑皆非。走到地铁等公众场合,口罩已经成为和手机一样的必备品,有的人还会特意在包里多备两个口罩,碰见别人没戴,随手递一个过去,别人安全也是自己安全。今年春季,南京柳絮有点“凶猛”,但过敏人数却减少了,这也被认为与佩戴口罩有关。

4月24日通过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要求,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需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需佩戴口罩。

疫情期间的特殊举措,之所以能上升为普适性的行为规范,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陈旧的公共卫生观念早已备受诟病,但长期以来的行为惯性带来了不小的阻力。疫情下戴口罩的体验却让人们发生了思想转变,从而按下了以新代旧的加速键。

几年前在日本留学的贺云龙对当地的“口罩文化”印象深刻。行走在东京街头,总能看见不少戴着口罩的人。和日本同学熟悉了以后,他心中的谜团才得以解开。

“1918年暴发的‘西班牙流感’,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出现的霍乱疫情,让日本人逐渐形成了戴口罩的公共礼仪。现在年轻人来不及化妆或者防止花粉过敏等,也都会选择戴口罩的方式来遮蔽。”

保护自己也是关爱他人,戴口罩的逻辑里有着现代文明的因子。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春龙认为,通过戴口罩,人们发现,在病毒面前大家是共同体,没有谁有特殊的优先权,每个人利益相关、命运相连。“戴口罩不仅防范病毒,它也成了一种礼仪,让人们的行为更加文明,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互相尊重。”

重构人与人的距离

戴口罩的日子,不仅让人们的卫生习惯发生改变,也让我们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了新的解读。

年轻人都想在5月20日这个谐音为“我爱你”的日子里进行婚姻登记,有的新人甚至凌晨就来排队。戴着口罩的他们在民政局外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排队景象,是当天最美的风景。

在电梯里、地铁上、银行的窗口前,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也是一道文明风景线。

很多人认为口罩遮住了人的口鼻,会影响面部表情的整体表达,给人造成冷漠疏离之感,其实不然。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曾将人体空间需求划分为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四类,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社会交往中,0.6-1.2米的距离会让人感觉安全自在。

作为刚入职不到一年的职场新人,李玲觉得,戴上口罩,她的社交恐惧症突然被治好了。

李玲生性腼腆,从前在公司里,最怕的就是跟同事聊天。同事之间,难免需要开开玩笑,调剂一下气氛。可是,有时候同事讲一个笑话,她并不觉得好笑,但为了不显得不合群,她得努力调动脸部肌肉,哪个需要抿嘴笑,哪个需要咧嘴笑,她都要细细忖度。

自打戴上口罩,李玲只需弯着眼睛做出眉开眼笑的样子配合一下即可。而且戴了口罩后,她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没认出别人而带来的尴尬。

微博话题“戴口罩的社交安全感”,阅读量高达1.4亿,讨论量1.7万。在自诩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看来,“藏”在口罩里更为安全,小小的口罩无形中成了他们的一道心理防护墙。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天气越来越热,戴着口罩说话太吃力了,要消耗比平时多一倍的能量。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认为,从深度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去了解别人,同时最小限度地被别人了解,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威胁。“戴上口罩就好像戴上了面具,给人一种积极的自我保护的心理暗示,促使个体可以坦荡地同他人对视交流,这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一些爱美的女性看来,口罩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掩盖面部缺陷,从而提高个体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使人际交往比过去更加顺畅。很多人在戴上口罩之后,反而会变得更加热情,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这无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必须处理好重构社会信任这一课题。“陌生人社会表面上所有人都很熟悉,但事实上彼此并不交心。口罩或许阻挡了人际交往的范围,让我们的圈子变小了,但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的朋友变多了。原来所谓的熟人变成了一种类亲情的关系,这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促进很大。”张纯说。

重塑美的标准

总是纠结自己五官比例的陈怡然自从戴上了口罩后,手机上的修图软件都被冷落了,因为现在拍照再也不用“拍照五分钟、修图一小时”了。戴上口罩直接把她的双下巴遮住,脸形瞬间显得小了很多,给人留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印象。“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戴上口罩,你才能体会到这句话是真理。”

戴上口罩,不用化妆了,人们将美“画”在了口罩上。无论是简单的笑脸、春游的母女、卡通人物,还是非遗传承人亲手绣制的“绣面罩”、镂空的花朵型口罩,人们的创造力在口罩上延伸。而防晒口罩、京剧口罩、能让脸更小的“小颜口罩”等相继出现,让口罩成为像墨镜一样的时尚配件,重塑了美的标准。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王诗砚一张戴口罩的自拍照刷爆了朋友圈。浅青色的口罩上绣上缠绕的花朵、啼鸣的春鸟,古朴中透着秀丽。“小小一只口罩,从文物中汲取营养,得以复现传统文化中的古典之美。戴上它,中华文明的古典之美在呼吸间被拥有和传承。”王诗砚在朋友圈的配图上写上这么一句话,赢得上百个点赞。

这是南京博物院的文创口罩。文创,不只是艺术也是生活。疫情席卷全球,当戴口罩的行为催生了社会心理、文化生活的种种变化之后,口罩或将成为下一个文创风口。而诸如为残障人士设计的透明口罩等则体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越来越细化。

“40后”詹先生回忆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口罩其实就在中国时尚过。“那时候国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劳动、工作时都要戴口罩。平时照相的时候,很多人就把口罩塞进上衣的第二、三个扣子之间,然后刻意把雪白的口罩带子露在外面,那成了最时髦的装饰。”

如果说外露的口罩带子是“一穷二白”年代人们美的意识萌芽,那么在患难时刻仍然不断注入的美的元素,则是人们积极、乐观心态的显性表现。

性格大大咧咧的李悦安然享受着戴上口罩的种种快乐。作为一名记者,风风火火起来,她根本来不及化妆。戴上口罩的李悦,省掉了口红及其他化妆品,“现代人或多或少存在着‘社交过载’的情况,这段日子让我过滤掉干扰,可以更多地内省。”李悦说,戴上口罩对她来说是一种修行,希望摘下口罩的时候,她也能完成自我的迭代。

或许很多人只将口罩作为特定时间内用来避免病毒感染的工具,认为戴口罩只是此次疫情的一个衍生物,是一个短时间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在张纯看来,口罩未来会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影响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与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

本报记者 陈 洁 通讯员 杨 铖

实习生 刘凤双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