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多元化利用化废为宝 海门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子
2020-06-04 09:22:00  来源:南通日报  

“一共780公斤,这两张单子你拿着,去村里凭票换钱。”5月31日上午,位于海门市海门街道的南通恒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口车水马龙,当地秸秆收贮队和农民经纪人驾驶着各式车辆,将收来的油菜秸秆运至此处进行加工。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小麦、油菜秸秆大量产生。小麦秸秆可以通过机械化还田解决出路,而油菜秸秆难以腐蚀、肥力较差,其处置工作成了不少乡镇的“老大难”。但在海门,这些秸秆通过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等转化利用,已然变成“金疙瘩”,海门也先后多次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市)。

连日来,海门市红杉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内机声隆隆,工作人员正操纵着机器打包收来的油菜秸秆。一旁,打捆好的油菜秸秆四四方方,堆放在仓库里。“通过打捆,油菜秸秆的体积是原来的1/10,且内部空气少了,储存起来更方便安全。”公司总经理杨士兵告诉记者,这些油菜秸秆将用于制作全营养可降解水稻育秧基质板,替代塑料秧盘和育秧基质,真正做到“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杨士兵口中的可降解水稻育秧基质板是省农科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研发的新技术,他可以将农作物秸秆通过养分调制,采取独特加工工艺,制成全营养可降解水稻育秧基质板,不仅减少了塑料的使用,而且基质板中的有机营养成分还能有效助力水稻增产。海门市农业农村局从江苏省农科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了解到这项新技术后,第一时间在相关市场主体中进行宣传,积极为省农科院最新科研成果在当地转化落地牵线搭桥。5月,海门市红杉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生态循环农业中心签订了水稻育秧板生产合作协议,预计6月底,相关生产设备就能安装到位。

要解决秸秆禁烧,必须要给秸秆找出路。近年来,海门全面扶持已建秸秆收贮利用企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新建秸秆收贮利用企业,全市已经形成了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的多元化利用格局,成功探索了油菜秸秆制粒和炭化、粉碎加工饲料等技术路线,解决了油菜秸秆利用难题,实现“变废为宝”。

南通市富城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位于悦来镇凤阳村,主要进行油菜秸秆加工成型燃料颗粒,该公司生产的燃料是由油菜秸秆和木屑合成,相比较焦炭而言,这种燃料颗粒残渣少、烟少,对环境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产品销往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场供不应求。目前,该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研发,已将秸秆制成炭棒,产品主要用于无烟烧烤、炭包生产等领域,每吨售价可达3000—4000元,成功实现了企业生产转型,市场前景可观。

此外,当地饲料企业、养殖场把油菜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做成山羊饲料,不仅兼具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还更容易保存,跟买精饲料相比,饲养成本也降低不少。江苏金盛山羊繁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母羊繁殖基地,负责人陈慕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每头羊省下3毛8分钱,那5000头羊一天就能省1900块钱,乘以360天的话,那这个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

如今,走在海门的田间地头,可以看到农户自觉将秸秆堆置在田头,随后,村里组织的收贮队伍联合农民经纪人,将秸秆迅速离田运转至秸秆加工企业,有效地解决了油菜秸秆从田间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形成了“村组收运、市镇监管、企业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原来油菜籽能卖钱,现在油菜秸秆政府也有补贴,我们也应该响应号召共同来保护环境了。”海门高新区港新村农民经纪人花强笑着说。记者 唐佳美 施晔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