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筹备将于今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的“非遗购物节”,目前,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等网络平台正紧锣密鼓地“上新”和“搭建”,一些消费者已入手了心仪的非遗产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支持地方建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扶持非遗技艺和生产,打通了文化扶贫的“最后一公里”,而引入电商平台、解决非遗产品销售难题、有效扩大消费和对接供销的“非遗购物节”则打通了文化扶贫的“最后一米”。
传统品牌成“网销”能手
300年的同仁堂、167年的布鞋内联升、142年的全聚德烤鸭、133年的茶庄吴裕泰等百年老字号都已开设网店,成为电商平台的直播“能手”。
吴裕泰、稻香村、五芳斋、全聚德、狗不理、同仁堂、内联升、瑞蚨祥等,每家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背后都有一项甚至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百姓衣食住行紧密相连的老字号非遗产品,已成为当下的消费热点。
阿里巴巴发布的《2019淘宝非遗老字号成长报告》显示,2019年,老字号淘宝直播销售额同比暴涨800%,“80后”和“90后”成为消费主力。一方面,老字号对接了新消费,另一方面,非遗技艺也有了新传人。不少贫困地区的非遗产品也借助电商平台,“一屏一键”一步进入现代消费“主战场”。满族剪纸、苗族银饰、彝族刺绣、壮族织锦、临夏砖雕等非遗产品,不仅是电商平台的“新品”,更成为扶贫的新抓手、就业致富的新门路。
当非遗遇上电商,酒香不怕巷子深、非遗不怕路途远。从小众到大众,从深闺到市场,越来越多源于生活的非遗产品被广大消费者亲近和欣赏。
我国非遗门类众多,涵盖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特别是以传统工艺类为主的非遗产品,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符合当下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的趋势和潮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表示,“非遗购物节”顺势而为,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在传承人和消费者之间搭建桥梁,助力非遗传承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巩固非遗扶贫成果
“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地处深山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前些年受交通、市场等因素影响,打工比打银饰挣钱多,银匠们大都外出务工,“银匠村”成了“空心村”。近两年,当地重点加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采取“合作社+工坊+贫困户”的模式运营银饰锻制和非遗旅游,现在村里又响起“叮叮当当”的银饰铸炼捶打声,有的银匠一天能挣三四百元。全村41户164人实现脱贫,很多年轻人又回来从事银饰锻制,“空心村”重新变回“银匠村”。
但受年初疫情影响,苗乡“门庭冷落”,游人数量锐减,一些传承人“颗粒无收”。这次“非遗购物节”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苗族银匠潘仕学满怀期待地说,贵州偏远地区的苗族银饰直接对接城市消费,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当地传承人的收入,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许多贫困地区都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当地老百姓依靠传统手工艺能就地就业、增加收入。据介绍,此次“非遗购物节”从消费端发力,通过电商连接农村与城市,让传统手工艺产品以低成本进入城市千家万户,在满足老百姓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实现非遗保护和文化扶贫的多赢局面。
据统计,目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支持地方建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已超过2000所,带动非遗项目2200多个,培训近18万人,带动50万人就业,其中有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为了举办“非遗购物节”,各地又加强了对传承人的电商知识培训,让不少偏远地区的手艺人认识电商发展趋势,了解消费市场需求,利用电商平台从市场中获取收入,打通了文化扶贫的“最后一米”。
“非遗扶贫和旅游扶贫是文化领域扶贫的两大亮点,非遗在带动就业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表示,“非遗购物节”有助于巩固非遗扶贫成果,通过购物环节拉动非遗的制作生产,对于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群、项目保护单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非遗相关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复工复产,促进社会消费,都具有积极意义。
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丰富的非遗产品、精美的图片、精巧的搭配、精心的设计……在“非遗购物节”的统一标识下,各大电商平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传统节日中的汤圆、粽子、青团等制作技艺,传统民俗类非遗项目里的龙舟、龙头、灯饰,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里的笛、箫、芦笙,传统戏曲类非遗项目里的面具、木偶、皮影,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里的中医药产品,以及饮食类非遗产项目里的油盐酱醋茶……在此次“非遗购物节”中,非遗的各个门类都在电商平台上有所呈现。这场“非遗盛宴”将让百姓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一件件非遗产品,就像一把把打开文化之门的钥匙,让消费者感受手作之美和其中蕴藏的生活智慧、精神密码,潜移默化地增加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消费者惠益传承人,就是参与非遗保护;非遗保护惠益消费者,就是共享非遗保护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认为,非遗世代传承,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销售、网络传播、网上展会等各种活动已成为常态,广大非遗人也应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电商平台,推动非遗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更多人关注和消费非遗产品,尊重传承人的智慧和技艺,并从中感受非遗之美,享受文化滋养,汲取文化力量。(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