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连华,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部副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既当记录员又当战斗员,用镜头、话筒奋战在抗“疫”一线,记录现场、捕捉感动,传递“姜堰速度”“姜堰温度”和“姜堰力量”。
翻开姜堰电视新闻节目编审单,疫情防控的消息1月23日第一次出现。“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鲍连华主动请缨要求到发热门诊、到“疫”线采访。姜堰先后确诊10名新冠肺炎患者,鲍连华第一时间做好“冲锋”准备,将肩扛大摄像机换成小高清摄像机,用保鲜膜包裹好,采访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一人一团队一方案”,精心救治患者的感人故事;跟踪拍摄每一位患者出院。《姜堰:一家三口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守护健康 守护爱》等新闻亮相央视,同事称他为“三不”记者:“办公室总有不灭的灯光,脚步永远停不下来,好新闻有他在就不会断。”
上午采访,中午写稿剪辑,下午又是采访、连线并参加审片。晚上,还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社区的20多天里,鲍连华采写了多篇基层感人故事。疫情最“吃紧”时,他坚持24小时值守工作岗位。老父亲独居乡下,他无暇顾及;女儿今年中考,他只能通过视频加油鼓劲。
利用融媒体中心的优势,鲍连华统一调度、统一指挥,运用现场报道、视频连线、短视频、文艺短片等形式,多角度、权威性发布疫情防控新闻、科普知识等。他还客串主持,有模有样说起方言韵白,60多段小视频在抖音和朋友圈广为传播。用航拍镜头记录特殊时刻的《“静城”不静 “空城”不空》,登上“学习强国”平台。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鸿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20万斤香菇滞销。他迅速深入一线采访,通过新闻报道、制作微视频,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推送,帮助菇农销售。
“在重大危机面前,鲍连华肩负起‘守望者’和‘护航者’的职责与使命,展现了当代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姜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姜堰区融媒体中心主任、姜堰区广电台台长殷玉进说。
本报记者 卢佳乐 赵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