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新农人”,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07-14 08:00:00  来源:新华日报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一批被称为“新农人”的年轻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放弃都市繁华,扎进农村投资创业;他们给农业农村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给农村增添了新活力……7月的夏日,我们走进泰州“新农人”群体,分享他们创业的酸甜苦辣,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鼓与呼。

有备而来,拥抱新业态新模式新机遇

站在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汉土家庭农场”田头,眼前是一片紫色的花海,农场主孙飞欣喜地告诉记者,这种紫色的小花叫紫云英,既可以观赏,又是固氮效果很好的绿肥,采用水稻与紫云英轮作方式种植的大米更有营养、更好吃。

2011年大学毕业后,孙飞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毅然返乡当起了农民。水稻与紫云英轮作,只是他近十年“花式种田”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孙飞成立了泰州汉土植保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本地及周边土地1130余亩,探索稻田养鱼、立体种养、生态大米、订单农业、乡村旅游……将普通农田种成了“生态田”“高效田”。不仅如此,他还探索农业休闲观光、农事采摘体验等创业新门道,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示范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帮农民解决“卖”难,是安徽小伙张帅立志投身农村干一番事业的初衷。在上海挣得“第一桶金”后,2018年3月,他到姜堰创办了泰州我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在省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一间不大的办公间,几台电脑,三四个年轻人在键盘上不停敲打,这就是张帅和小伙伴们的办公场地。姜堰本地的大米、葡萄、鸡蛋、鱼圆等农产品,通过天猫、京东抵达全国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去年‘双11’到现在,我们光是大米就卖了300多吨,鱼圆卖了3吨。”张帅的电子商务公司,让村民的农产品变得畅销起来。“现在农产品销售大多是区域性的,我想做一个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打造‘移动的农产品超市’。”

“草莓硕士”“种粮博士”“海归猪倌”……在泰州,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有备而来,选择返乡创业。“‘新农人’把传统产业做成了‘朝阳事业’,给农村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活力。”姜堰区委副书记孙靓靓说。针对农业农村发展缺乏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现象,该区先后出台众多政策鼓励“要素聚乡、乡贤回乡、市民下乡”。全区涌现出了以种田能手施洋、互联网达人孙志祥为代表的一批“新农人”。目前,仅在沈高镇,45周岁以下“新农人”就有200多人。

拉长短板,创新机制共建乡村未来

“新农人”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农业这口饭,难吃得很!”泰州市华野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拥军2009年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十年多来,他先是搞茄果类,后来又种植草莓。2017年,在姜堰区第一个“吃螃蟹”,种植“白雪天使”白草莓品种。

陈拥军所说的“难”,指的是技术。在草莓种植方面,他虽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行家”,但也“呛过水”。去年9月,他家的草莓苗一栽下土就死了,损失了几万元。幸好在当地挂职的省农科院干部请来专家“把脉”,这才让他避免更大的损失。事后想想,陈拥军仍有些后怕,“农业种植,最缺的就是技术型服务人才。”

在孙飞看来,技术再好,种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再优,如果赚不到钱,脚下的这块土地肯定留不住人。去年,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新农人”自发组成了“姜堰新型职业农民联合会”。半年多过去,58个成员有不少已经“离开”。

“单打独斗”,与农民的合作组织不健全、利益不紧密、带动力不强,都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新农人”的发展。泰州市双缘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谦军说,大棚种植又多是季节性用工,一到需要人手的时候,根本不能确保找到人,而正是因为这一困难无法解决,合作社不得不缩减大棚蔬菜的品种,尽量选择人工需求量相对少一些的蔬菜来种。

技术缺乏、品牌力不强、销售不畅、劳动力短缺……这是记者采访中,多位“新农人”吐露的当前面临难题。

“‘新农人’是未来农业农村的主力军。”采访中,许多农村基层干部表达了对“新农人”群体的热情支持和期待。“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蓬勃兴起,物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加速渗透,为乡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机遇。”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治理的各项改革更加完善,乡村发展的原动力更为充足,这为“新农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开源“集”流,为乡村振兴蓄积更多原动力

“新农人”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要让年轻人的乡村创业梦想照进现实,要强化政策集成、加大支持力度、搭建服务平台,为“新农人”保驾护航。不少农村农业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为新农人创业支招。

农业投入高、收益周期慢,政府出台的政策力度要再加码。高港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叶健告诉记者,该区最近出台政策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绿色家庭农场等称号的,可获重奖。

破解技术难、人才难、资金难,泰州构建家庭农场服务联盟为“新农人”排忧解难。两个“放大版”的集装箱式建筑、一个几十米长的塑料大棚,这样一个占地不足6亩的“小联盟”,竟然能为方圆超过6000亩农田提供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农业服务。农场主卫泽明介绍,入盟后平均一亩田可以降低200元成本,而且无需再另外兴建晒场、农机库,还能以很便宜的价格从联盟采购农资、烘干粮食。

“新农人”自身也需要提高“免疫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泰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马光辉说,根据调查,“新农人”群体存在农业技术相对缺乏、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以及对政策了解较少等共性问题。农技推广研究员袁志章认为,“新农人”一定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抓好产品质量、创新品牌,尽快成为真正的“土专家”。他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新农人”提供实战性强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快速华丽转身。

在苏中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建飞看来,职业农民培训是农业发展的根。给予必要的支持,提供创业辅导、苗圃基金等都是通行做法,但重要的是要帮助“新农人”知农。很多创业者是非农专业,对农业、农村知之甚少,这就很有必要在创业前与相关农技人员对接、拜师,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懂农爱农,融入希望的田野。

“农业投入高、风险大,这是许多农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敢拥抱田野的重要原因。”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陆江峰希望政府和高校能联合搭建一个更紧密的合作平台。比如说,地方政府给高校一块地,学生去种田,老师当指导。不是两三个月的简单实践,而是踏踏实实去种田。他认为,通过这样的“实战种田”,不仅让学生知道种田的难、农民的苦,更让他们明白农民是一份“有希望”的职业。

“新农人”给广阔田野注入了澎湃动力。据介绍,我省2017年启动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等乡土人才破“土”而出,融入现代农业、休闲文旅、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据统计,仅全省第一批2717名“三带”乡土人才,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1478家,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70亿元,带动村民平均增收4.76万元。

本报记者 刘宏奇 赵晓勇 董 鑫 卢佳乐

责编:张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