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宿迁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拉起守护城市安全“生命线”
2020-07-17 09:40:00  来源:宿迁网  

宿迁网讯(记者 汪正文通讯员 陈春宇)近一段时间以来,大雨、暴雨频频造访全国各地,宿迁也不例外。但让人惊喜的是,市区道路基本告别“内涝模式”,做到了雨停路干。这要得益于近年来宿迁市下决心对城市排水设施的大规模整修改造,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拉起了又一条守护城市安全的“生命线”。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据市住建局副局长叶兴成介绍,“城市的海绵既包括河湖、池塘、湿地等水系,也包括绿地、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市雨水径流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大幅度削减,水体环境明显改善。”

任何一项完美的工程,无不是从科学严谨的规划开始。据了解,早在2017年4月,我市就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提出了“两廊、两源、三片、多点”海绵格局,明确了各片区的建设目标要求和技术指引。今年4月底,我市出台了《市政府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中心城区内所有新改建项目都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从此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有了清晰系统的“路线图”。

试点以来,我市依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积极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科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数据显示,三年来,我市基本消除城区内22处主要内涝积水点,马陵河、泰山河等25条黑臭水体全部整治完成,试点区内已完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7项,试点区外已完工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1项。

马陵河综合治理就是一个典型的海绵型河道水系项目。在其源头,一段数百米长的河道里长满了荷花和蒲草等植物。这些植物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运河补充进来的水,经这些植物自然过滤、净化后,水质可以进一步提升。像这样的海绵体,在河道里还有很多,对马陵河的生态修复具有积极作用。

海绵城市理念同样还体现在园路建设上。据介绍,马陵河周边园路采用了透水材料,包括透水铺装和彩色透水混凝土,透水地面能收集雨水,实现对路面雨水的净化、缓排。此外,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溢流池、雨水花园等技术都运用在整个工程中。现在,马陵河已经由“龙须沟”变成宿迁老城区一条“生态河”和“景观带”。截至目前,马陵河治理项目已获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奖项数十个,累计接待各级领导、国内外专家调研171批、约3000人次。

透水混凝土路面湿漉漉的却没有积水;草地和路面之间的植草沟里,雨水缓缓流淌进排水口;生态树池里折射一汪水光……一场雨后,记者在我市重点园林绿化工程——雄壮河湾公园银杏片区领略到了海绵城市的另一个魅力——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在宿豫区筑梦小镇,这一特色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在高低起伏的城市绿地上,一些具有柔美弧度的植草沟,导引着雨水缓缓流向雨水花园。一丛丛鲜花簇拥在侧边迎风摇曳,含苞的,娇羞欲语;怒放的,嫩蕊摇黄。多级净化湿地带给人以鲜明的层次感,紫色的马鞭草、绿色的蒲草点缀了河岸,契合了小镇建筑的精致和典雅……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海绵城市建设,不仅缓解内涝,还切实提升了城市的美观度。

依据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项目,还有钟吾初中、碧桂园文景阁、迎春大道等项目,涵盖建筑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河道水系等项目类型,总面积约18.41平方公里。这些项目实践了透水路面、下沉式广场、雨水花园、旱溪、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的功能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保护水生态、节约水资源”的整体目标,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确保到今年年底,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70%以上的雨水得到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得到有效削减,试点区实现7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面源污染削减率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