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少数民族村”,小康路上一户不落
2020-08-10 08:02:00  来源:新华日报  

盛夏时节,海安滨海新区双龙村6组农田里大片大片的豆荚浓绿一片,红瓦白墙的农家小院门口满树黄杏压弯了枝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快的旋律,爽朗的笑声,时不时从院内传出。

一身蓝布衣,腰围黑色裙,小院的主人彭木秀身穿侗族传统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村干部朱秀萍带着村里10多个少数民族姐妹进行“百里千家,文化惠民文艺演出”前彩排,彩排需要个宽敞的地方,彭木秀主动邀请大家来她家。

“嫁到这里26年,为村里的活动出份力,这是头一回。”彭木秀笑着说,“倒不是我小气,过去我的房子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每天忙着种地养猪,参加这些活动想都不敢想。”1994年,彭木秀嫁到双龙村,丈夫患有腿疾,生活重担全压在她肩上。“那时候,家里就两间破瓦房,一到雨天家里漏雨,女儿写作业都找不到干的地方。”刚开始,彭木秀家仅有4亩地,全家年收入少得可怜,逢年过节,全靠村里和乡亲接济,日子捉襟见肘。

“一定要帮助彭木秀脱贫、致富。”村支部书记赵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考虑到彭木秀家庭特殊,她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照顾丈夫女儿担子重,2012年,村里联系上养猪大户张昌元,希望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改善彭木秀家贫困现状。“我也想养猪,但我没本钱,村里跟我说的时候我心里也打鼓。”彭木秀介绍,“结果张大哥说猪仔、饲料他提供,只要我养起来,年底他就能收。有了大户兜底,我就只管甩开膀子干。头一年,养猪就赚了5000元。”尝到甜头,彭木秀有了干劲,第二年多养了10头猪,到了2014年这套漂亮的新房子就建了起来。

大大的液晶电视,双开门电冰箱,立式空调呼啦啦地吹着冷风。“日子一年比一年好,2016年养了90头猪,当年收入有5万元,女儿也在同年考上大学,照顾女儿的担子轻了,但经济压力更大了。”2016年是彭木秀奔小康的一个转折点,“种地养猪始终是靠天吃饭,本钱有限很难再有发展,自己年纪也大了,要是能有份稳定工作就好了。”

“有困难,找村里。”在双龙村生活了20多年,村干部是彭木秀最强的后盾、最大的底气。2017年,在赵华帮助下,她成为村办企业华瑞渔网厂的一名职工,除务农的收入,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固定收入,生活紧绷的弦松了,闲时也能和村里姐妹唱唱歌、跳跳舞。

身着绚丽多彩的各族服装随歌声起舞,双龙村少数民族歌舞队的大家伙儿有说有笑。她们大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初陆陆续续嫁来双龙村。翻开赵华的工作手册,双龙村的少数民族媳妇共有21名,分别来自侗族、白族、苗族、彝族、回族、布依族、蒙古族。这21名少数民族媳妇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不尽相同。“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村’,嫁来我们村,就是我们自己人,小康路上一户都不能落。”赵华语气坚定。

从2008年起,双龙村以“个人小康不是全面小康,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目标,逐步实行村干部包干每一户少数民族家庭的工作方式,蒙古族的龚丽华有纺织的手艺,在村里的协调下盘下镇上一间店面,开起羊绒衫加工店,如今家里盖起小楼,买了两辆汽车;布依族的罗廷琼,嫁来之前就是教师,在村里协调下成为镇上角斜小学的数学教师,如今桃李满天下……

“她们21个人,每人背景都不同,我们做的,就是让她们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都能过上幸福生活。”赵华介绍,现在,双龙村少数民族家庭没有一户属于低收入家庭,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的有3户,超4万元的有5户,超3万元的有5户。

本报记者 严 磊

本报通讯员 刘文奇

责编:曾雪琦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