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一块金闪闪的奖牌,一份沉甸甸的荣耀。
十二年披荆斩棘。历届南通党委、政府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工程”,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加以推进。
十二载春华秋实。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南通连续四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与文明同行,一路铿锵。
回首来时路,整装再出发。在6月下旬召开的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徐惠民,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号召全市上下,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最佳状态,交出最优答卷,为“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注入更加澎湃的精神动力。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基层,查问题、找短板、寻对策。各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在工作中锤炼血性,激发狼性,把创建惠民落实做好。
锚定“五连冠”“满堂红”,如何让文明成为江海大地一道永驻的风景?
近年来,我市深刻把握文明创建项目常变表象之中蕴含的不变本质,从“长”着眼,从“常”入手,持之以恒地推动创建步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向日常性转变、城市管理向集约精细化转变、重点整治向源头治理转变,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以制度建设助推常态长效
成功不易,守功更难。
2008年,南通首度斩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喜悦之余,南通决策者们陷入深思:如何根治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顽疾”,跳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弹簧现象”,并推动其向“棘轮效应”转变?
2012年9月,市委、市政府提出长效管理“八项机制”总体框架,市四套班子领导、21个市级重点部门分别挂钩联系市区21个街道,包干推进各区域文明创建工作。市文明委成立18个长效管理工作专业组,分条线开展专项治理。城管、规划、房管等部门城市管理权限下移至区、街道,卫生、商务、工商、环保等专业力量由街道长效办统一调配。
探索从短期突击转入长效管理,从迎查整治转入常态治理,南通锲而不舍。
2013年8月,全市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一套常态化的工作体系、一支常态化的专业队伍、一个常态化的组织推进班子、一系列常态化的督查考核办法、一揽子常态化的投入激励措施的全面工作举措。
长效机制在落实中不断细化、实化、深化——
为全面落实“日巡查、月考评、季点评、年奖惩”考评机制,出台了《市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问责办法》;
为形成鲜明考核导向,出台了《南通市市区城市长效管理考核办法》;
街道门店长效管理机制让沿街商户参与到环境整洁、诚信经营、自治共管中;
文明指数发布长效管理机制,让每一位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干劲充分激发……
“文明城市建设在久不在速,须精耕细作、逐步提高、久久为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陆卫东说。
科学、系统的长效机制在南通生根、发芽,成为全体南通人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最终结出文明的累累硕果。
以凡人善举引领社会新风
主流价值导向是社会进步的灵魂。
扶危济困不留名的“莫文隋”、好党员宋英、修车老人胡汉生、磨刀老人吴锦泉、最美富二代周江疆、海安支教云南宁蒗教师群体等,这些南通精神文明领域的火炬,烛照着城市,感动了人心,形成巨大的“滚雪球”效应。截至2020年9月,南通共有8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9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36人登上“中国好人榜”。层出不穷的道德模范,推动实现了从个体到群体、从局部到整体的文明提升,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长盛不衰的源泉。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多年来,我市广泛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弘扬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目前,全市道德讲堂建设形成市、县、乡镇、村城乡全覆盖,行业、单位、学校、社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叫响做实、落地生根,铸就了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之魂。
与此同时,我市出台实施《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南通市道德领域突出事件处置办法》《江海志愿者礼遇八条》等政策,在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好人”更多肯定和鼓励,做好事、当好人已成南通人的价值追求,学习典型、积善行德蔚然成风。
点亮城市文明之光的,不仅有熠熠生辉的道德之星,还有默默无闻的江海志愿者。历经22年发展,南通志愿服务组织四级网络体系更加健全,平台实现更新换代,项目领域持续拓展。目前,全市拥有志愿服务组织4400多个,志愿者人数超过170万。时间储蓄、星级认定、《南通市道德领域突发事件处置办法》《江海志愿者礼遇八条》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出台实施,让江海志愿者的生命力更强、行动力更大、影响力更广。
以创建惠民增强动力之源
5日上午10时,市区南大街车水马龙。在文峰大世界门前一处斑马线两端,十来辆车排着队,静待行人通过。这一幕,让交通道口志愿者王女士十分自豪:“如今,斑马线成了展示城市文明的一扇窗,创文提升了大家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串串数字生动诠释了我市推动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与创建文明城市互动并进的成就: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76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4万人,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1.2万个;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49家,总床位数78761张,其中,农村敬老院90家,床位23361张;年末农村五保对象21510人,集中供养6821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1.7%;全年市区新增绿地4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4%;市区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市道路亮灯率达到9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PM2.5平均浓度降幅和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全省领先……
“敢不敢兢兢业业干出新气象,能不能实实在在解决老大难,这是争取群众支持、打赢高水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战役的关键所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蔡忠说。
自创文启动以来,我市创建为民、利民、惠民导向始终不变,多办、快办、特办好事实事的宗旨始终不改,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效果始终不减,激发起人人支持的热情,营造了全民共建的氛围。
擂响战鼓又一年,吹响号角再出发。文明创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耐力比拼”,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在守望文明的追梦路上,南通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本报记者 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