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关于道德,“世风日下”并不是真的
2020-10-23 09:44: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闫佳  

传统观点认为道德是圣人、古人、神明的教化。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就是市场经济是“无形之手”的提出者,写了一本书叫《道德情操论》,他认为道德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现象,人在社会中寻找心心相通的愉悦,自行决定道德准则,接着道德家们再观察、记录这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反过来又以从上至下的方式将之教导给人们。

基本上,斯密的意思是,告诉你应该怎样行事的人,他的道德准则其实来自观察真正有道德的人怎么做。

当代科普作家斯蒂芬·平克在哈佛大学讨论社会走向宽容、远离暴力的演变。平克的看法实际上和斯密很接近,认为道德是随着时间而发展壮大的。

说得直白些吧,按照斯密的解释,在暴力的普鲁士中世纪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孩子,通过试错培养出来的道德准则,必定与如今在和平的德国郊区长大的孩子截然不同。

在中世纪的人眼里,为了捍卫自己或自己城邦的荣誉而杀人,是符合道德的;但今天的人则认为,为慈善事业慷慨解囊符合道德,而出于任何理由(尤其是为了荣誉)杀人则惊人地不道德。

本着斯密的道德演变观,很容易看出道德是相对的,会根据不同社会所处的不同节点而演变,而这正是平克要证明的事情。

再比如说在咱们中国,上世纪80年代长大的孩子,和1995年甚至2000年后长大的孩子相比,后者要温和得多,没有太强烈的攻击性。

平克的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记录了最近几百年暴力行为持续减少。在我们刚过去的10年里,全球战争死亡率创下了史上最低。

我们看到的种族、性别、家庭、肉体、资本及其他暴力形式全面撤退;从前视为常态的歧视和偏见,如今变成了可耻行为;我们反对任何以暴力取乐的做法,哪怕是对动物也不行。倒不是说暴力消失了,但平克记录的衰退非常明显,而我们对暴力的恐惧还在,意味着这种衰退还将持续下去。“文明的进程”剧烈地改变了欧洲人自中世纪以来的习惯。

但这些比较文雅的习惯,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我们会以羞耻感的形式,把违背这些规则的惩罚(以及对更严重暴力行为的惩罚)内在化。

也就是说,一如亚当·斯密所称,我们借助一位不偏不倚的旁观者,并且,随着他越发地挑剔,我们在人生中越来越早地学会从他的视角看问题。

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学者们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原因:政府和商贸。

在古代,随着政府权力日渐集中到国王及朝廷手里,地方军阀失宠,人们也不能再像战士一般行事,而必须要表现得像是朝臣。这就是说,不光要减少暴力,还要更加有教养。“利维坦”(国家)强行维持和平,以求有更多年富力强的农民纳税。报复杀人变成了国家一级的犯罪,要遭受惩罚;它不再是私人之间血债血偿的恩怨。

与此同时,商贸令人们重视起在交易中获得陌生人信任的机会。

随着陌生人之间的金钱互动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多地把邻居想成是潜在的生意伙伴,而不是潜在的猎物。杀死店主毫无意义。故此,同理心、自我控制和道德成为第二天性,尽管道德始终是一把双刃剑,贯穿历史,它既能防止暴力,也很容易引发暴力。

2600年前,老子就理解了这一点:“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就贸易抚慰人类暴力、不宽容和仇恨的作用,孟德斯鸠说过,这是甜蜜的商业活动。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他的正确性。社会越是走向富裕,以市场为导向,人们的行为就越是友好。

想想1600年之后的荷兰人,1800年之后的瑞典人,1945年之后的日本人和德国人,还有1978年之后的中国人。19世纪的长期和平,正好与自由贸易的发展相对应。20世纪上半叶震撼世界的暴力癫狂,则与贸易保护主义相对应。商业蓬勃发展的国家远比压抑商业活动的国家暴力行为要少。

说回我们国家的情况。有一种很常见的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世风日下,道德败坏。可是,从生活中很多小事上,我们可以观察到,越是年轻一代的人,越是懂得礼貌。

比如,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人,在公共场合说话往往非常大声,不太顾及他人,但是90后的青年人,这种行为相对就比较少见。如果有人这么做了,他平辈的朋友,说不定还会劝阻。至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年轻人身上也比较少见。

这恰恰说明,随着商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德在逐渐内化。

(作者为知名翻译,主攻通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及科普)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