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市按照整体设计、分类管理、综合保障的思路,深入调研困境儿童保障实际需求和落实痛点,实践探索了3步排查(大数据+网格员+铁脚板);4色管理“红色”(需要紧急干预)、“黄色”(需要兜底)、“蓝色”(需要关爱)、“绿色”(普通儿童);3层保障(市场+政府+慈善);N项关爱(生活、监护、教育、卫健、医保、司法等)保障模式,变被动审批为“主动发现”,推动政策全面落地。一年以来,精准排查困境儿童总数为10147人,其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65人增加为177人、低保家庭儿童由2856人增加为3240人、建档立卡家庭儿童由1947人增加为4388人。在全市开展了“幸福童享”关爱行动,对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实现全覆盖。探索制定了一套政策性文件、标准化制度,建立了信息采集报送系统,为全省提供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统一” :加大顶层推动
统一构建领导体系。泰州市和各市(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和相应工作机制,将困境儿童精准排查与保障列入今年各级深化改革项目,市和市(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统一制定方案。参照市制定下发的《困境儿童精准排查与保障工作方案》,各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关键环节、方法步骤、标准要求、保障措施、时间节点等进一步细化,做到规范有序、切实可行;统一工作部署。按动员部署、精准排查、梳理汇总、总结提升四个阶段的要求,市、市(区)、镇(街)、村(居)各级一把手明确责任、亲自上阵,层层召开动员部署会,提升政治站位,提升目标要求,提升政策水平,精准抓住关键环节,精准掌握实施步骤,精准提高排查质量,加大组织统筹力度,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加大责任分解力度,确保精准排查扎实有效,抓铁留痕。
混编团队:夯实专业化基础
泰州市以市(区)、镇(街)、村(居)专业儿童工作者为骨干,联合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专业社会组织,组成村(居)、网格长、“五老”志愿者、村民代表等多种专业人员在内的2000多人的混编团队。市民政局负责集中梳理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医疗康复、教育资助、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司法援助等方面的文件,形成政策汇编,为工作开展提供指南。江苏师范大学课题组紧扣政策设计问卷,邀请专家评估,最终形成可全面反映困境儿童类型、致困原因、政策保障和社会关爱情况的调查问卷作为排查的基本标尺,统一设计《泰州市困境儿童基本信息调查表》。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牵头组织对市(区)民政部门儿童业务科长、未保中心负责人、社会组织社工、镇(街)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进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今年疫情期间,市开设了儿童政策法规云课堂在线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利用晚上时间进行线上教学,已教授23课时,在线听课达10100多人次。
规范程序:着力标准化推进
集成各部门政策资源,推动困境儿童关爱保障政策体系建设,提标扩面,拓宽困境儿童保障面。各市(区)参照《泰州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施办法》,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措施和办法,围绕“养治教康”进行总体设计,加强分类集成,将6大类儿童类别中第2、3类合并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补贴标准进行保障。将部分佐证材料适当简化,解开基层因相关条款捆住的手脚,加大健康、康复、教育、司法等救助政策的落地力度。
全面推广高港区的工作法:组织入户调查儿童基本信息时加强政策宣传,上门时为每个困境儿童带一份小手礼;坚持边排查、边整改、边保障,及时形成困境儿童综合报告;对已享受基本生活保障的困境儿童,排查时做到对保障金额与困境儿童家庭及其监护人核对无误,不留漏洞;对未享受基本生活保障的困境儿童,进行政策宣传,帮助申报保障资料,及时审核审批、纳入保障;当面问清孩子的微心愿及家庭相关特殊困难的诉求,符合相关救助保障政策的协助办理;完善困境儿童基本信息调查表、排查情况说明和综合报告样稿,特别是对父母及儿童重残重病情形、贫困家庭界定、特殊情形困境儿童界定等方面,都明确了可操作的认定标准。修订出台了《高港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施细则》,覆盖面广、操作性强,其中将低保边缘户家庭困境儿童按照低保标准50%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对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儿童保障标准提高至80%。高港区探索出台的排查流程、标准、实施办法、经费保障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在全市推广后,使整个排查按章推进,规范有序。
线上线下:做精信息化比对
泰州全市民政部门统一采取入户走访、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困境儿童家庭监护、政策保障、社会关爱和自我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定要眼见为实。分别从线上采集教育、残联、扶贫、司法、公安、卫健部门等数据,依托泰州市电子政务中心,建立困境儿童数据库,将儿童保障政策和保障标准编码入库,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动态跟踪管理,确保保障情形一有变化即能适时调整。将困境儿童基本信息与省未成年人社会保障信息平台进行比对完善,通过“祥泰码”录入儿童身份证号,为每个困境儿童配置“幸福童享”二维码,及时更新,使政策与儿童“零距离”接触,需要社会结对关爱的,推送到智慧泰州设置的“困境儿童社会关爱之窗”,供社会爱心人士、公益慈善组织认领。
疫情期间,泰州各市(区)实行24小时报告制度,全面排查散居孤儿以及其他困境儿童与监护人身体健康状况、防护措施落实等情况,遇有监护责任未落实、难落实的,民政部门及时主动承担临时监护、兜底监护责任,确保全市无一例困境儿童感染。
补齐短板:构建长效化机制
泰州在精准排查与保障工作中推广各市(区)创建的工作品牌,如高港区、姜堰区加强部门协作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送福利中心收养再寻新家;高新区儿童之家全覆盖;兴化市“五老”参与精准化排查;靖江市开门办院、临时托养;泰兴市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体系;海陵区社会组织全方位参与等做法,成为持续做好困境儿童精准排查与保障的有益探索。
姜堰区边排查、边整改,实现保障全覆盖,区民政局牵头政法口12名工作人员组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妈妈工作群”,对全区突发情况引发的各类监护缺失儿童,采取个案救助,发现一个及时协助办理一个,落实孩子的日常监护照料,有的还帮助找到了适合其健康成长的寄养家庭。
建立困境儿童信息排查、发现、共享机制,各部门对自己采集的数据即时推送,实现生活、医保、康复等养、治、教、康基本保障全覆盖。开展“养治教康·成长护航”生活保障、健康关爱、教育帮扶、困难慰问、法律援助等十项行动,逐步将服务类关爱项目提升至50%以上。
2019年12月,泰州市政府牵头爱心企业成立“泰州市龙凤堂幸福童享基金会”,打造的“幸福童享”儿童关爱品牌影响广泛。同时,推动市(区)、镇(街)通过社会募集、单位资助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幸福童享基金会”“幸福童享关爱专项资金”,做大基数、做强实力、做优服务。
泰州市福利中心拟新建儿童服务区4100平方米、儿童康复区4200平方米。姜堰区建成近1400平方米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开展困境儿童关爱活动营造了一流的环境。全市镇(街)村(居)着力抓好“儿童之家”的建设管理,打造一批硬件设施完善、活动内容丰富、运营规范良好的活动阵地。
泰州市和各市(区)民政系统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督查,保证精准排查和关爱保障落细落实。作者:王健 邰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