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省生态用地管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空间。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绘制“生态地图”,结合江苏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确定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红线区严管: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严格长江两岸缓冲区和滨岸带空间保护;加大苏南丘陵山区保护力度,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强化沿海滩涂空间和自然保护区保护,打造沿海生态保护屏障;加强大运河两岸及缓冲带建筑管控及清理,扩大运河生态系统空间,推动历史文化走廊建设;提升太湖、洪泽湖等湖泊一级保护区、缓冲区建设和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系统自我维持与更新能力;强化镶嵌全省国土空间中湿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
加强污染治理,为生态系统减负减压。强化流域系统污染成因分析和低投入、高效、易操作的控制技术应用,加强城市生活污染、初期雨水污染、农业农村污染、大气污染尤其挥发性有机污染控制,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大幅度减少氮、磷等污染排放入河入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为生态系统减负减压,创造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条件。
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生态系统营造良性生境。结合美丽江苏建设,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溪流、沟渠、乡镇河道、县市河道水系沟通与适宜水位、流量调控,强化裸露矿山覆土和荒地基质改良,优化塘、池、库空间和水量配置,强化生态用水保障,减少水土流失,实施退渔(圩)还湿、还湖,有效扩大塘河湖水域面积,大力营造生态系统良性生境。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机制、标准与法治建设,为生态系统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加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管理机制创新,通过创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探索构建以市场化价格机制为核心的生态资源交易制度,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建立江苏生态系统保护标准,指导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工作。加强现有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法规梳理,针对生态系统安全特点,制定完善生态系统安全保障方法,强化全省监督考核与问责机制建设。
(省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