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居高不下的近视率,还孩子一双明眸,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对此,不少专家纷纷支招开“处方”。
提倡课间“锁门”行动
“孩子近视的根本原因是户外运动变少了,远望的空间小了,因此必须对症下药。”省疾控中心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所所长张凤云介绍说,研究表明,户外多晒太阳光,可以限制眼球前后轴的变长。教育部要求,1-2年级的孩子每周至少要上4节体育课,3-9年级孩子每周至少3节,高中以上孩子每周至少保持2节。然而,事实上许多学校做不到这一点,有的高三年级甚至取消了体育课。
预防近视,校园是主战场,毕竟孩子每天大半时间待在学校里。张凤云认为,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极其重要,“下课铃一响,教师就应当把孩子赶出教室,实在不行就把教室门锁起来。”广东及国外就有学校实施课间“锁门”行动,试行下来效果非常不错,“课间休息10分钟,一天下来,孩子课外运动的时间加起来至少有40分钟。”
家庭也需要积极配合,鼓励孩子上下学走路回家。凡是离家2公里之内的路程,家长就不要用车接送,可以陪孩子步行。张凤云说,这样孩子一天走下来至少有1个小时是在户外的。还有一点,孩子回家不能立即写作业,然后再出去玩,一定要先户外玩半小时后再回家写作业,因为晚上的户外运动不能预防近视。
改变单一人才评价标准
“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教育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本余告诉记者,江苏省妇联的一项家庭教育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休息日或假期用于学习类培训班的时间,远高出课外阅读或锻炼身体等文化体育游戏类时间,其中,苏南地区的孩子比苏中和苏北的长,城市的孩子比乡镇的长。
“家长的教育焦虑,一方面源自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充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另一方面也与公众竞争优质教育资源产生的社会情绪相关。教育焦虑已成为一种社会焦虑,是社会转型期难以回避的社会心理问题。”他说,社会竞争形成的压力无可避免地流向教育,直接或间接传导给了家长和孩子,近视只是其中一种后果。
“目前全社会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把考上一所好大学当作唯一出路,这个观念必须改变。”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蒋沁认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对成功的理解也应多种多样——文化课成绩不好,但体育成绩好,照样能成才。有的孩子没有学习文化的天赋,但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蒋沁建议,今后对人才的考核,不能唯书面成绩定终身。社会既需要文化成绩好的人,也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爱动手与爱动脑的孩子,考核标准应当不一样,不能搞一刀切。
还有专家表示,孩子近视率高,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焦虑不安、急功近利的结果,“三年级的孩子,课外上四年级、五年级内容的辅导班,初中生课外补高中年级的内容,简直是拔苗助长。”
将近视防控纳入政绩考核
孩子近视率居高不下且呈低龄化的严峻形势,引起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他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近视率防控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下降到70%以下。
有专家提出,必须把预防孩子近视纳入“一把手”考核工程,禁止各地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蒋沁表示,抓与不抓完全不一样,如果不是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重孩子用眼负担,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已经出现好转,2019年孩子整体近视率比2018年下降约1.9个百分点。
还有专家认为,必须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形成社会共识,不可能一蹴而就,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仲崇山 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