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猛补短板!江苏2年改善超20万户苏北农房
2020-12-25 08:07:00  来源:交汇点  

“老房换新房,自己花了10多万,便有了这套17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房,我们一家七口人住,很舒适。”

12月17日下午,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江浦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许开香和老伴对民生温度计记者说。村内还配置了幼儿园、菜市场、商业街等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很便利,许开香颇为满意。

许开香夫妇住房的“升级换代”,有一个重要的名字——苏北农房改善工作。这项以3年改善30万户为目标的工程,今年是第二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苏北五市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已全部改造到位,今年已完成超10万户农房改善建设任务。

那么,到2020年底,两年来,苏北已有超20万户农房得到改善。

“决不能住着危房被小康”

日历翻回到2018年7月23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的一席话振聋发聩——“苏北地区农村群众住房水平普遍不高,如果再不重视解决,等到中西部地区通过扶贫搬迁等措施实现脱贫后,苏北就可能成为全国农村住房条件最差的地方”。

为何苏北可能成为全国农村住房条件最差的地方?

在江苏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苏南苏中因整体经济实力强,推进集中居住较早,在财政大力支持下,农民换房积极性很高,颇为受益。而苏北农房很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盖的,很分散,土地利用率也比较低,供水、供电、道路等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本世纪初,土地资源紧张成为发展制约,苏北一些地方,实际上并不具备推进集中居住的相应经济条件。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18年发布的一份乡村振兴深度调研,提到苏北一些县反映,农村房屋多是砖木结构,功能单一,安全舒适性差,改建住房势在必行。

“决不能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是苏北农房改善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江苏提出,从2018年开始,用3年时间,改善苏北30万户农民的住房条件。截至2019年11月底,已经完成农房改善任务123701户,惠及近50万名苏北农村住房困难群众。江苏还将苏北农房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江苏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督促各地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农房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江苏省财政今年预拨省级专项资金58.79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预拨166亿元。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曙平评价,此次农房改善有几大特点——一是雪中送炭,突出兜底保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要求,优先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四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对特别困难的群众落实托底安置;二是“四化”同步,提升环境品质。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同步加强社会治理,真正让农民群众出行更便捷、居住更适宜、生活更便利、收入更稳定,确保改善后农户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三是注重特色,建设美丽乡村。在农房改善的同时,突出专业指导,注重风貌塑造,延续地域文化和乡土特征;四是尊重群众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是进城入镇、集中居住还是原地改善,让村民说了算;选什么样的户型,种什么树,都把选择权交给村民。

苏北人的换房故事

两年来,民生温度计记者曾走进很多农户家中。 犹记得2019年的最后一天,阳光洒满盐城市建湖县恒济镇恒东村。“我们家今年最大的喜事就是搬进了新房。”66岁的村民袁明国说。袁明国新房位于新型农村社区“恒东美丽乡村”小区。而老袁家此前的旧屋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水乡农村标准的三间两厨,老袁夫妇和儿子一家共五口挤住在一起。老宅“40岁”了,红砖上的石灰开始剥落,墙体也开始裂缝,芦苇编成的席箔搭起的房顶也会不时掉灰。“没有卫生间、洗澡间,冬天上厕所还要跑出去,孩子们过节不肯回来,即便是回来也是吃顿饭就走。”

2018年5月,村里启动农房改善工作,同年8月,恒东美丽乡村新型小区动工建设,2019年6月25号,新房交付。“仅仅用了十个月,我们小区第一期的132户就全部拿到了新房钥匙,那心情可想而知。”新房就建在旧屋的原址上,老袁只掏了5万元,就拿到这栋12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经过2个多月的装修,袁明国和老伴兴高采烈地搬进新家。小楼3室1厅2卫,还有书房和储物间,楼上楼下,干净整洁,一楼的客厅里摆放着崭新的木质沙发和餐桌椅,西墙上挂着的咏梅图上写着“家和万事兴”。原址建新房,故地新生活,规划中更多温暖的细节相继落地。门前道路边,就是电动车集中充电棚,车有了摆放的地方,不用担心淋雨,充电安全。出小区,东侧就是一大片菜地,刷上白漆的低矮篱笆将其切成整齐的一块块,每家搬迁户在这里都能分得半分田的小菜地,菜地中间是一条新修的水渠,村民可以“就地取水浇菜”。

2020年10月,淮安金湖县金南镇幸福湾新型农村社区。幢幢白墙灰瓦新农房整齐排列,道路宽阔整洁,“三网”、路灯、广播等设施配套齐全,还栽植不少榆树、柿子、石榴等乡土树种。“我以前一直住在自建瓦房中,没想到现在能有这么好的居住条件!”10月初刚搬进二层小楼新居的李克英说。幸福湾新型农村社区共新建农房368套,一期166套已建成交付,二期202套今年底竣工交付。

“以前村里环境脏乱差,到晚上黑乎乎的,下雨天道路泥泞难走。今年5月一拿到房,我们就开始装修。”李克英说,老房换新房,他们只出五六万元,便拥有了这套180平方米的新居,四室一厅,“管道天然气入户,配套建有卫生所、健身广场,住在金湖县城的女儿、女婿也更乐意带着孩子常回家住了。”李克英和老公将家里8亩多地流转给村集体,每亩每年租金850元。村里发展1500多亩种子繁育、稻虾藕虾综合种养等特色高效农业,种植120多亩金丝皇菊,不少村民既拿土地租金,又在家门口务工领工资。此外,附近的产业园办起20多家企业,吸纳该社区300多人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社区建了百姓大舞台,大家有空就去唱歌、跳舞,展示才艺。”李克英说。

最强“看房团”合力攻坚

“房型有几种?”“新房如何装修?”……12月17日下午,江苏相关部门和苏北五市参会人员组成的特殊“看房团”,走进连云港乡村,看房子、看配套、看产业发展、看如何治理等等,边看边研究。自去年开启“苏北看房之旅”以来,到本次连云港之行结束,他们“看房”的足迹已经踏遍苏北五市。这个“看房团”阵容相当“豪华”——从省领导到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从苏北各设区市领导到县(市、区)党政主官,都先后随“团”进村看房。并不是随便看看而已,最强“看房团”背后是江苏农房改善的上下联动、合力攻坚机制。

“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全面加大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的推进力度。”去年7月23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推进会。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明确落实责任:一要提高“省政策指导”的精准度。省推进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尽快形成一体化的政策、标准、工作督促和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基层的合理诉求;省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主动服务,切实解决好分管领域出现的问题。二要健全“市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各设区市要完善总体方案,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对市域各县的农民住房改善工作,严格把关、强化支持、加强监督、做好统筹。三要压实“县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县级层面要发挥好实施主体的作用,做好组织领导、规划制定、资金平衡、质量监督、专项政策制定、项目组织实施等工作,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必须亲自抓、直接抓。

为打造农民满意的品质农房,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抓设计、抓示范、抓配套,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农房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用。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说,今年,该市开工项目61个,预计改善农户23224户——“连云港优化农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突出海滨特色,凸显滨海风情,念好‘山海经’、唱好‘云水谣’,建成韩口、梁沙、黄窝等一批海滨特色鲜明的示范项目。同时,按照‘六通十有’标准,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坚决做到配套‘零缺位’,让农民群众住得安心、放心、舒心。”徐州市副市长王维峰说——“徐州以特色田园乡村为标杆,大力推进农房项目规划设计更加品质化、质量监管更加常态化、功能配套更加系统化。”徐州坚守“两个95%”的底线,即群众支持率达到95%方可启动实施、群众满意度超过95%才能打烊退场,真正让农民群众优其屋、舒其心、乐其业。目前,徐州已完成并交付农房改善项目50个,改善3.05万户。

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代表省推进办汇报时说——“各地通过精心设计建造,不仅改善了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而且建成了一大批承载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步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塑造了新时代的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新鱼米之乡的现实画卷。”

乐其业,写好“后半篇”文章

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随着一个个新型农村社区落成,怎样更好谋划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后半篇”文章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家看一下这边的海螺,揪一下就可以吃了……”12月的室外寒气逼人,连云港赣榆区石桥镇韩口滨海特色渔村售卖海鲜产品的室内却一片热闹,“网红达人”正直播、推介当地海鲜。该村立足海洋资源,建设了渔港、海鲜美食街、现代渔业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等产业功能区,签约了300个“网红”进行电商直播,很多农民得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与农房改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61个在建项目均配套至少一个村企联建项目,真正让农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项雪龙说,连云港在推进农房改善中,抢抓电商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赣榆海鲜、东海鲜切花、灌云豆丹等电商产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崛起,小水晶、小蘑菇、小豆丹支撑带动起大产业、大发展、大增收。

划一下重点:

今年以来苏北地区新增各类农房改善配套产业项目569个,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3.72万人次,扶持4.06万名农民成功创业。苏北地区把农房改善作为保民生、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带动消费、拉动投资、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省通过建设农房改善项目共拉动内需近3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11万个,带动农民增收超过50亿元。

发展产业的同时,苏北地区还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等展开探索。如连云港在全省率先发布农村社区治理地方标准,推进“一委三会”标准化建设。宿迁进一步理顺新型社区和原村居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关系,推广“一委两站五岗”机制,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党建示范点60个。此外,还开展“五美庭院”示范村创建,投用物业管理等,推动入住农民“住得好、融得进”。

冲刺农房改善“收官年”

2021年,是苏北农房改善三年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冲刺农房改善“收官年”,苏北地区已展开谋划。如盐城优选了15个农房改善示范项目进行2.0版样板打造,正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盐城市委副书记陈红红介绍,盐城将持续提升规划设计、综合配套、服务质量、产业层次、城乡共享水平,切实提高2.0版农房覆盖率。宿迁自2018年9月以来,开工建设项目有188个,建设住房6.8万套,预计今年年底前累计竣工项目118个,住房4万套。“宿迁将按照既定计划,持之以恒、善始善成抓好‘十三五’期间开工的70个项目扫尾工作,确保明年底前竣工交付,尽快让农户搬入新居。”宿迁市副市长章其波说。

“今年,淮安预计改善农户2.1万户以上,竣工农房改善项目97个。”淮安市委副书记张国梁说,下一步,淮安将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强引擎”,一以贯之,加压提速,全力推进,明年力争完成改善3万户,实施项目115个以上。今年5月,娄勤俭在署名文章《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来一场比学赶超》中这样写道: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苏北不是传统老路上的追随者,而是发展新路上的探路者,完全可以抓住“四化”同步发展的机遇,在城乡关系重构中实现后来居上、凤凰涅槃。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改善的不仅是居住形态,更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活方式、乡村文明,只要抓好抓到位,就完全有条件把苏北农村变成有别于苏南,山水、田园、产业深度融合,陆海相济、水韵旖旎、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村镇,把整个苏北建成“一带一路”上连接东西、和合南北的重要枢纽,建成全国举足轻重的产业高地、休闲胜地、天下粮仓,建成兼具运河风光和滨海自然之美的现代化城市群。苏北各地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提高认识、系统谋划,作为发展转型超越的重要抓手。

我们期待,我们相信,明年此时,更有好消息!

责编:蔡阳艳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