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有200天以上“泡在田里”。在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的田间地头,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忙碌的身影。
在戴庄,没有村民不认识赵亚夫。“在外人眼里,赵老不善言辞,但只要和我们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村民彭玉和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赵亚夫看农民、看土地、看作物时,眼里也总是满含深情。
1941年,赵亚夫出生于常州,儿时的梦想是做一名新闻工作者。但真正让赵亚夫确定志向,并最终扎根农村的是他青年时期遇上的三年自然灾害。当时,赵亚夫正就读于宜兴农林学院。“农村太苦,农民太穷,农业太重要了!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1961年,20岁的赵亚夫毕业后被分配到镇江市农科所工作。从此,他便扎根于广袤的农村大地,60年如一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从农技员到志愿者,他用实践表达着对土地的一片深情。
赵亚夫先是主攻粮食增产,为农民温饱而刻苦钻研。其间又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农村蹲点7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足迹踏遍苏南丘陵山区最贫穷、最落后、农民最需要的地方。
1982年,赵亚夫赴日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他每天学习工作超过16小时,还用节省下来的外汇换回13箱农业书籍资料和20棵宝贵的原种草莓苗。
回国后,他创造性提出“水田增粮、岗坡致富”的丘陵山区农业开发思路,带头到农村一线推广日本草莓种植技术。为扩大培训范围、提高培训效率,他还建起上千亩农业示范园,很快带动一大批农民,也带出一大批“万元户”。茅山老区第一批楼房盖了起来,村民称之为“草莓楼”。
1993年,赵亚夫当选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因难以割舍乡土情怀,他提出不驻会的请求,坚持到农村去、到基层一线去。直到2001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镇江市委领导问他有什么打算,他仍然考虑的是:到全镇江最贫困的一个村——戴庄村,探索经济薄弱地区如何率先实现脱贫奔小康。
戴庄,地处茅山山脉中部,地势高亢、土壤贫瘠、灌溉困难,历史上就是一个穷山恶水、农业效益很低的地方。2003年之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正当村民苦苦寻找脱贫之路时,赵亚夫来了。这一次,他的身份是普通志愿者。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退休20年来,赵亚夫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三不”原则,一年四季都在为农民的事情奔波。戴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03年的2800元增至2020年的3.4万元,村集体经济从欠账80万元到年收入420万元。省委省政府3次发文推广“戴庄经验”。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20年,赵亚夫把致富经从一个村念到千家万户。
2008年汶川地震后,年近七旬的他主动请缨,先后18次飞往绵竹援建灾区,指导建成江苏援川农业示范园,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
2013年以来,他带领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对口扶贫,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50多万亩,惠及农户16万户,帮助农民增收近300亿元。
2018年,赵亚夫带领农业专家团队,第一次走进黔东北大山深处,为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把脉问诊”。4天里,他走遍7个镇14个农业点。
赵亚夫说,自己用17年探索出“戴庄经验”,要用更长的时间将其复制推广到更多的贫困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少、一户都不落。”
但是,扶贫路上,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只有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2018年5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建立“亚夫团队工作室+地方分室+农业专家+乡土人才+种养大户”的组织体系,累计培育农村科技人才1200名,为句容100多个农村合作社、45万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我40岁学日语,50岁学营销,60岁学电脑,70岁学种有机蔬菜……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三农’,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三农’实践。”赵亚夫说,“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
赵亚夫的手机里存着200多名农民的电话,不管农民有什么事向他请教,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穷尽一生努力,帮助农民富裕起来。”这是赵亚夫的诺言。
【赵亚夫感言】 拿到这个荣誉,真的很激动。到北京基本上一夜无眠,精神却很好,感觉一下子年轻了很多。我一辈子都在跟贫困做斗争,看到了我们这个国家贫困的样子,也见证了富强的面貌,为“三农”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很骄傲。今年我80周岁了,身体还好,只要跑得动,还是会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