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人们返乡的脚步在加紧。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火车站,又从火车站奔赴天南海北。高铁开进开出,旅客来去匆匆,有一群人,守护着旅客们的旅途安全和温馨感受。春运到来之际,记者到铁路南京南站,去探访这群“守护者”。
“在站台等候上车的旅客,请有序排队,不要越过安全白线。”每天,张菡笑要在站台接送列车40多趟,重复这句话上百次。1月20日,记者见到了95后新疆小伙张菡笑,他工作已四年,今年要连续在异乡度过第四个春节。
高铁靠站时间非常短,平均只有两分钟,但并不意味客运员工作时间也就两分钟。“每趟车接站和送站,我们工作时间约15分钟。”张菡笑说,列车开检前4分钟,站台工作人员要检查站台屏幕上的车次、股道等信息是否正确,扶梯是否正常。检票后,工作人员要站在指定位置迎接列车和旅客,同时还要宣传乘车须知,并时刻注意扶梯状态。列车进站后还要与列车长联控是否有交接,开车前半分钟再次和列车长联控,直至安全关门。
张菡笑说:“像我们这样铁路一线的工作岗位,大部分的工作是枯燥重复的,但并不是没有意义,因为一点点纰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我要做的就是警醒自己不要麻木,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1月19日11点10分,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吴晓娟的电脑里传来一份工单:乘客姓黎,盲人,乘坐G1774次列车,需要提供优先进站和便利乘车服务。她随后拨打对方的电话,被告知需要轮椅接送,15分钟后将到南京南站北进站口处。
吴晓娟推出一辆轮椅,检查轮椅滚轮、坐垫和踩脚垫是否正常后,赶往进站口。记者跟随吴晓娟到进站口,接到黎姓旅客——一位满头白发、身体瘦弱的老人。
吴晓娟说,很多老年人不用智能手机,子女上班又忙,常会以打电话的形式预约服务。这也是盲人喜欢用的方式。年年为特殊旅客服务,她的手机通讯录里陆续添加了很多“朋友”,楚浩兰就是其中一位。
“他也是位盲人,在安徽芜湖工作,女朋友在南京,每个星期五晚8点抵达南京南站,我们接到他后送至地铁站,托付给地铁工作人员。”吴晓娟介绍说,“有时在接送的路上,他还会和我们分享爱情故事,每一次与旅客相处都是一种彼此信任。”
“刚才在B19座位区捡到一个电脑包,里面有电脑。”1月19日下午2点,铁路南京南站客运员孟婷婷收到候车厅工作人员送来的一只疑似遗失的电脑包。半小时后,学生王睿联系到车站工作人员,来到三楼候车大厅旁边的“遗失物品招领处”领回了自己的电脑包。
记者在遗失物品招领处看到,不大的小房子里整齐放置了4排柜子,柜子上摆满了物品。大到20多吋的行李箱,小至一个毛绒围巾、一只小孩的运动鞋。孟婷婷在遗失物品招领处工作已有3年,平均每天能收到100多件遗失物品,她说:“收到物品后,我们首先会简单看一下包里有没有证件或者联系电话可以找到本人,如果有,我们就立即联系。”大多数时候,丢失东西的旅客通过电话或车站工作人员联系到这里,经核实身份后取回自己的物品。
“春运前后,是学生放假和开学的高峰时期,失物中最多的是装有电脑的双肩包,前几天我们收到一只遗失的背包,失主来了后告诉我们里面有4000元现金,她拿着自己的包激动得很,说要给我们写感谢信。”孟婷婷介绍,现在因为疫情防控,联系到物主后,物品大多以快递的形式寄给对方,减少奔波和不必要的接触。本报记者 朱璇 田墨池 梅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