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为祖国建功立业,青春底色永不变
2022-05-17 08:19:00  来源:新华日报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一首歌,一代人。在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脍炙人口,建功立业的青春激情化作灵动的音符、活泼轻快的旋律。歌声飘过40余年,如今依然为新一代“年轻的朋友”们所熟知、喜爱——这是顽强拼搏、奋楫争先的青春写照,更是日新月异、沧海桑田的时代缩影。

一夜之间,一首歌点燃青春激情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的题记中,写下这段激扬而富有画面感的文字。

上世纪80年代正是这样一个激情四射的时代。

那时,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一腔热血,时刻准备投入到祖国的“四化”建设中,大干一场。大家在火热的学习与工作中,也有着精神上的强烈渴望。

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杨丽娟1980年正在南京艺术学院读大二。女生宿舍里,不少人晚上偷偷地听邓丽君的歌,私下里悄悄哼唱,大家都渴望着有一首可以大声唱出来属于自己的时代之歌。

1980年中秋之夜,首都体育馆举办了一场“新星音乐会”,《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一经推出,很快传唱大江南北。“我的心一下子被击中了!”杨丽娟说起来至今仍激情满怀。

这首歌的歌词创作于1979年,词作者张枚同告诉记者,当时他在山西大同矿务局文工团工作,文工团的年轻人隔三岔五聚到他家一起喝酒聊天。有一次,大家喝多了,说了许多豪言壮语,包括对未来的憧憬,此情此景让张枚同突然产生创作的激情。“这首歌词写得很顺,一个晚上就写出来了,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张枚同告诉记者,这首歌里描写的年轻人振奋、激昂的状态,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

歌曲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章抒写青春年华“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第二章描绘远景“再过20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第三章抛出时代之问“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40多年过去了,我们真如歌中所写那样,天也新地也新,改革开放换来的成果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杨丽娟感到幸运的是,他们那一代人是这40年巨大成就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一个创业者,从乡镇企业走向“一带一路”

周海江,正是当时听着“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被歌声激励、鼓舞的年轻人。

1988年7月27日,《新华日报》二版刊登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引起全国轰动。这篇题为《大学教员周海江到乡镇企业展才华》的报道,讲述23岁的周海江放弃大学教员“金饭碗”,到乡镇企业搞经营的故事,并把周海江称为“改革开放后辞掉公职进入乡镇企业第一人”。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大学教员”是令人艳羡的身份标签。然而,毕业于深圳大学经管系、在河海大学任教的周海江毅然辞职归乡,进入父辈创建的乡镇企业。从辞去公职下海,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乡镇小厂命运,到推动股份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再到投身国家倡议,打造“一带一路”样板……周海江带领红豆集团不断冲破桎梏,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我当时投身到乡镇企业,跟我在深圳上大学是有关系的。”周海江说。1985年,他考入深圳大学经济管理系,在那里吹到了中国改革最前沿的风,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当时的深圳热火朝天,没有什么“铁饭碗”“金饭碗”的概念。23岁的周海江笃信,“能力是最好的饭碗”,青春就是要奋斗,就是要敢闯敢干。

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实践者,2018年,周海江荣获“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荣誉称号。当“再过20年,我们重相会”的歌声再次响起,80年代的年轻人,心中无愧。

一群“新一辈”,追梦新时代

40年前,我们的父辈们参与了中国社会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用青春和汗水奏响了“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新时代乐章。

40年后,今日之青年,英姿勃发斗志昂扬。从乡村振兴到抗疫最前线,从扎根边疆到支教乡村,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与前辈们相比,如今青年们为祖国建功立业的时代背景更为广阔。在国家持续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的大背景下,众多青年人积极投身创业创新热潮,用智慧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2014年以来,在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一大批由青年领衔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喷涌而出。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人人都是“追梦人”。

如果把上世纪80年代的“时代之问”抛给新一代青年:再过20年、40年来相会,对于时代、对于青春,是否能够做到心中无愧?相信届时,一定会收获最新最美的答卷。

本报记者 刘海琴

责编:张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